这首诗《秋蝉和韵》由清代诗人刘天谊所作,通过描绘秋蝉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首联“趋炎俗念久消磨,冷露凉风未厌多”,开篇即以秋蝉的生存环境为背景,暗示诗人内心对世俗欲望的淡漠,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追求。秋蝉在冷露凉风中悠然自得,不厌其烦地享受着这份清凉与宁静,象征着诗人摆脱了尘世的纷扰,心灵得到了净化。
颔联“仙蜕自怜辞粪溷,清音谁使续那何”,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秋蝉仿佛是仙界的遗蜕,它在污秽之地(粪溷)中寻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用清脆的鸣声回应着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这里,诗人借秋蝉之口,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凡尘,却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情操与追求。
颈联“壁间促织宜裁答,翳下螳螂莫诱和”,通过对比壁间促织与翳下螳螂的行为,进一步强调了秋蝉的独立与超脱。壁间的促织或许能与秋蝉对话,而翳下的螳螂则试图诱惑秋蝉参与其中,但秋蝉选择了坚守自我,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保持了内心的纯净与独立。
尾联“非为求安争美荫,孤怀本喜最高柯”,点明了诗人的志趣所在。他并非为了寻求安逸与舒适,而是出于内心的喜好与追求,向往着高处的枝柯,象征着诗人对精神自由与高尚境界的不懈追求。这一联不仅揭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也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秋蝉和韵》通过对秋蝉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对世俗欲望的超越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与对个人品格的高洁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