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碧柳红桃照眼春,绮肴芳醴集朝绅。
自嫌林野疏顽迹,难预风流席上宾。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绝句。诗的前两句 "碧柳红桃照眼春,绮肴芳醴集朝绅" 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碧绿的柳絮与鲜艳的桃花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而后文中的“绮肴”指的是精美的食物,“芳醴”则是香甜的酒,这两者在一起用,描写了一个宴会或筵席上的丰盛场面。
第三句 "自嫌林野疏顽迹" 表示诗人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感到不满,觉得自己置身于一片过时和荒废的地方。这里的“林野”可能暗指诗人的隐居生活,而“疏顽迹”则形容这种生活的单调与孤独。
最后一句 "难预风流席上宾" 中,“风流”通常指的是文人雅集或高尚的情操,这里可能是指一种理想化的社交圈子。而“席上宾”则意味着在宴会上的宾客。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无法融入那种高雅交流环境的苦恼。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理想生活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对无法加入所仰望的文人圈子的自嘲。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护根带土我亲移,荷锸汲泉君自种。
悦目宁将恶草殊,扶危或比兼金重。
洛人栽花不栽药,吾属好尚何其偏。
服之虽能已百疾,爱闲成僻无由痊。
君家牡丹深浅红,二十四枝为一丛。
不唯春光占七八,才华自是诗人雄。
春来曾约醉河桥,深负垂杨千万条。
今日都门相望处,西风乱叶正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