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鳌背山塔

峨峨鳌背山,突兀江心峙。

浮图插其巅,直向云霄起。

放舟泊山根,黛色落秋水。

磴道盘巉岩,天风忽可倚。

独立斤流中,孤标瘴烟里。

惊涛撼不动,鳌足入地底,俯听猿啸哀,低看飞鸟止。

遥睇壶城閒,苍茫暮色紫。

旋转碍云过,望望穷千里。

巍然南天南,万古青无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清代查礼的《登鳌背山塔》描绘了诗人登临山塔的壮丽景象。首句“峨峨鳌背山,突兀江心峙”以生动的比喻,将山比作巨鳌背脊,矗立在江心,形象地展现了山的雄伟和地理位置的独特。接下来,“浮图插其巅,直向云霄起”描绘了塔尖直插云霄的壮观,与山势相映成趣。

诗人乘船至山脚,“放舟泊山根,黛色落秋水”,通过舟行和水色,进一步渲染了山水的宁静与秀美。登山过程中,“磴道盘巉岩,天风忽可倚”,山路险峻,风声呼啸,增添了攀登的艰难与乐趣。

在塔上,“独立斤流中,孤标瘴烟里”,诗人独自屹立,面对着江流和缭绕的瘴气,显得孤独而坚韧。他感叹“惊涛撼不动,鳌足入地底”,表现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自身定力的自信。

眺望远方,“壶城閒”、“苍茫暮色紫”,诗人视野开阔,暮色中的城市和天地融为一体,展现出宏大的空间感。最后,“旋转碍云过,望望穷千里”,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心胸开阔,视野无垠。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鳌背山塔的雄奇景色,以及诗人登塔时的情感体验,寓含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的哲思。

收录诗词(22)

查礼(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桃花口望西淀

袅娜春林烟,吹青入河柳。

我乘桃花风,又到桃花口。

萦回西淀水,一镜映马首。

哑哑归塞鸿,断续落芦薮。

微茫见渔艇,遥羡烟波友。

青莎閒白蘋,垂钓且饮酒。

西沽看渐近,去夏忆分手。

别来半载余,相隔殊已久。

奔波惭渊渟,蓬转愧株守。

何当租沙田,于焉种菱藕。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俭堂饷水西庄红菱走笔奉谢

江南六月看采菱,荷衣雪腕轻桡凭。

锦帆泾里掉烟入,满身风露寒凌兢。

曼歌一声蟾魄上,紫茎绿叶牵朱绳。

十年书剑去乡国,鸳凫旧梦空飞腾。

直沽旅食又长夏,消渴不耐炎熇蒸。

水西主人辱存问,侧生五十筠篮承。

清香扑人光照眼,奚奴触手愁霜棱。

鹤留仙顶鹦爪细,一弯茜影湘波凌。

玫瑰轻擘水仙佩,玉肤映彻冰壶冰。

吴侬得此乃狂喜,传笺遍集诸宾朋。

古瓷擎出佐清宴,凉飙净扫窥盘蝇。

沧洲法酿泻百斛,灵池故实还同徵。

都忘踪迹滞燕土,但觉尘翳消胸膺。

哀梨缥李世艳称,庶浆樱实琼筵登。

独遗此品在烟水,邈如钓濑逃严陵。

天涯相赏有知己,不辞千里扁舟乘。

孤根近托藉香榭,白蘋掩映溪流澄。

芳鲜只供骚客嗜,声价岂要皇都增。

尊前一笑宛旧识,领略风味当年曾。

愿携巾拂坐风槛,娇红婉翠围千层。

吴歈渺绵吴语软,卜夜更命张华灯。

酒酣泼墨进吴谚,春蚓十丈书枯藤。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永定河纪事(其一)

桑乾水方枯,劣于一衣带。

奔腾伏秋交,淼若江河大。

土疏既善崩,沙重复难汰。

俯仰百岁中,经涂几茫昧。

庙虑日夕纡,询谋集冠盖。

往因横决势,顺导堤防外。

南村治网罟,北垡载锄耒。

水土无全功,居人半利害。

安流近三稔,适与时运会。

慎初保厥终,庶几神永赉。

形式: 古风

永定河纪事(其二)

河伯偶失驭,威灵窃长鲸。

掀泥作波浪,所过沟塍平。

方舟或乘屋,木末有聚萍。

嗟哉荡析人,扶老提孩婴。

片席挂堤柳,巢居苟支撑。

遮道敢前诉,顾畏吏怒瞠。

弃地昔有令,谓无与水争。

下愚性不移,自与祸患并。

茫茫九州土,那无尺寸耕。

河壖垦污莱,岁恋官租轻。

顿忘为鱼虑,九死幸一生。

愿今服驱遣,勿待二麦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