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凤凰山吊南宋行宫

烟销艮岳,一马却浮江。南渡事,真草草,寓钱唐。

正苍黄。

怎爱湖山秀,新歌竞,离宫起,将二帝,冰天苦,竟相忘。

恸哭朱仙三字,成疑狱,自弃封疆。

反半湖灯火,蟋蟀当平章。播越堪伤。遂销亡。

空馀五寺。山钟歇,悲辇路,草荒荒。

子规叫,精灵出,景凄凉。泪沾裳。

回忆骑驴笑,厓山远,断归航。

西湖上,却依旧,奏笙簧。

闻道鹤归华表,城郭是,人去何方。

恨东风一夜,吹变几沧桑。满地斜阳。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

鉴赏

这首《六州歌头·凤凰山吊南宋行宫》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沈谦所作,通过对凤凰山南宋行宫的吊唁,展现了对南宋灭亡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哀悼。

开篇“烟销艮岳,一马却浮江”,描绘了艮岳烟消云散,一匹马在江面上漂浮的景象,暗喻了宋朝的衰败与灭亡。接着,“南渡事,真草草,寓钱唐”一句,点明了宋室南迁至杭州(钱塘)的仓促与无奈。

“正苍黄”、“怎爱湖山秀,新歌竞,离宫起,将二帝,冰天苦,竟相忘”几句,通过对比湖山的秀美与宫廷的奢华,以及二帝被囚禁的痛苦,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的讽刺与批判。尤其是“二帝”被遗忘,更是对历史悲剧的深刻揭示。

“恸哭朱仙三字,成疑狱,自弃封疆”中,“朱仙”可能是指朱仙镇,此处或隐含对某位历史人物的哀悼,而“疑狱”则暗示了南宋末年政治的混乱与不公。“自弃封疆”则直接指出了南宋政权的无力与溃败。

“遂销亡。空馀五寺。山钟歇,悲辇路,草荒荒”几句,描绘了南宋灭亡后,仅剩的寺庙与荒芜的道路,表现了历史的变迁与文明的消逝。

“子规叫,精灵出,景凄凉。泪沾裳”通过自然界的鸟鸣与精灵的出现,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对南宋灭亡的哀悼之情。

“回忆骑驴笑,厓山远,断归航。西湖上,却依旧,奏笙簧”中,“骑驴笑”可能指的是宋朝文人士大夫的风雅生活,与后来的“断归航”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闻道鹤归华表,城郭是,人去何方。恨东风一夜,吹变几沧桑。满地斜阳”几句,以鹤归华表象征着历史的轮回与生命的消逝,而“东风一夜”则比喻历史的巨变,满地斜阳则描绘了夕阳西下,万物归于平静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思考。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南宋灭亡的哀悼与反思,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30)

沈谦(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宝鼎现.月夜泛临平湖,同三兄羽阶、潘生云赤、男圣昭赋

烟涛暗拥,远岫微露,深幽无极。

谁忽把、纤阿推上,皓彩团团生几席。

吹锦烛、正徐开画舫,莫奏中流哀笛。

喜寂寞、鱼龙夜静,上下水天俱碧。

宝鼎今日犹争唱,赤乌人、尽去无迹。

叹尔汝、一杯相劝,青盖如烟何处觅。

唤不醒、醉临春千尺,降作佛奴何益。

便痛剪、娇娥云髻,怎救胭脂狼藉。

词客为欢,且游赏、漫辞涓滴。

羡沙边鸥鹭,不管人间今昔。露下翠幕轻寒隔。

山玉颓无力。拥绣被、早是鸡鸣,斗柄垂垂堪摘。

形式: 词牌: 宝鼎现

九重春色.春闺

正金钩低控绣帐,绛台尚摇银烛。

莺睍睆、飞上碧桃枝,画帘薄、微通朝旭。

又隐隐、递钥声相续。

惊好梦、鬟敧堆线,争如我、怕见菱花,才一夜、暗销香玉。

妆成小立屏山矗。树荫朱栏,燕飞华屋。

教人两眉频蹙。看晴丝露蕊,时暗相触。

芳池水正溢。垂杨外、任倒了秋千,慵蹴泥素袜。

石上红苔,倚翠袖、粉沾新竹。

漫书题、鱼茧半纸,泪湿凤罗千幅。

岂伤春、常苦病缠绵,似三起三眠蚕熟。

斜日坠、愈增幽独。

登小阁、目断云山万里,归期难卜。

倩杜宇、为我催促。蝶和蜂、尚惜韶光晚,抱花自宿。

形式:

鸾啼序.陈眉公先生题娱园图,家君命谦绩填此词用杨升庵碧鸡唱晓体

功成解组开别业,桐鱼早占。

虽通市、车马无喧,亭榭半隔村店。

盟白鹭、陂塘旋买,水环沙嘴多菱芡。

更千章、乔木撑空,骇日光暗。

栋接山云,帘低野月,爱閒凭曲槛。

独啸夜、深似鸾鸣,银河珠斗影淡。

曲房幽、道书閒读,丹成九转神光湛。

忆飞鸢、浪掷岁华,被浮名赚。

广南文竹,衔碧嵌金,空翠摇青簟。

常把钓、东湖荡漾,舟傍垂杨缆。

良朋老衲,焚香煮茗清谈,直至疏钟撼。

入春来、花满流莺瞰。荷钱叠叠又菡萏。

任一叶惊秋,万峰雪彩奇艳。

四时闲适,颐养天和,已觉无俗念。

咫尺红尘不到,苔卧绿枪,月挂玉弓,江走龙剑。

诗题辋川,吴笺时砑,怪篇篇、连城无玷。

饮松醪、肯负兰灯焰。

漫言绿野优游,醉月迷花,补平日欠。

形式:

露下滴新荷

忆年时,长桥畔、水微波。正邀他、同赏新荷。

彩舟银烛词成,先付雪儿歌。

缠头锦、醉中亲与,十丈红罗。

欢呼不觉夜深,影动星河。

怪今宵、风兼雪,人不见,恨如何。待题诗、手冷时呵。

凤笺仍捲,自将金鸭暖衾窝。

小楼深巷,应相念、皱损双蛾。

常拟策蹇再寻,奈不肯晴和。

形式: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