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州冬日早衙

城外宵钟敛,闺中曙火残。

朝光曜庭雪,宿冻聚池寒。

正色临厅事,疑词定笔端。

除苛囹圄息,伐枳吏人宽。

河内功犹浅,淮阳疾未安。

镜中星发变,顿使世情阑。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翻译

城外夜里的钟声渐渐消散,闺房中的晨火只剩余烬。
朝阳的光辉照耀在庭院积雪上,夜晚的寒冷凝结在池塘水面。
严肃的神情面对厅堂事务,疑惑的话语落在笔尖上。
废除严苛的法律,监狱中的囚犯得以喘息,官吏们的执法也变得宽容。
河内的战事还未取得显著成果,淮阳的疾患仍未平息。
镜中的星星映照出白发的变化,突然让人感到世事无常、人心冷落。

注释

城外:城市的边缘。
宵钟:深夜的钟声。
闺中:女子的居所。
曙火:破晓时分的炉火。
朝光:早晨的阳光。
曜:照耀。
庭雪:庭院中的积雪。
宿冻:夜晚的寒气。
正色:严肃的表情。
厅事:处理公事的地方。
疑词:犹豫不决的话语。
定笔端:决定文字。
囹圄:监狱。
息:停止。
伐枳:减轻对人的惩罚。
吏人:官吏和百姓。
河内:古代地区名。
功犹浅:战事进展缓慢。
淮阳:古代地区名。
疾未安:疾病尚未平复。
镜中星:镜中的白发。
世情阑:世态炎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早晨的景象,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细节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在严寒中所体验到的静谧与孤独。"城外宵钟敛"一句,设定了时间背景,夜晚的钟声已经停止,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闺中曙火残"则透露出室内还残留着微弱的灯火,显示出晨曦初照时分的寒冷与宁静。

接下来的"朝光曜庭雪,宿冻聚池寒"两句,更是以清晰的笔触勾勒出冰雪覆盖的景色。诗人通过对光线、温度和物态变化的描写,把读者带入一个严冬的早晨,感受到的是一种静谧而又冷峻的美。

"正色临厅事,疑词定笔端"表明诗人在处理公务或文书时的认真态度。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责任心,也映照出其内心世界的严肃与专注。

"除苛囹圄息,伐枳吏人宽"则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描绘和批判。"苛"指的是繁重的赋税或法律,而"囹圄"则是监狱,这两者的"息"与"宽"暗示着诗人对于百姓苦难的同情,以及希望减轻人民负担、改善司法制度的愿望。

随后的"河内功犹浅,淮阳疾未安"可能是在表达对某一地区或事件的关注。这里的"功"和"疾"都带有一种不安与不满足的情绪,显示出诗人对于事态发展的担忧。

最后,"镜中星发变,顿使世情阑"则是一种哲理性的思考。"镜中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广大,而"发变"表明了变化无常;"顿使世情阑"则是在说这种变化让人感受到世事的无常与悲凉,进而引起深刻的情感体验。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透露出了他对于社会、自然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351)

张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 字:道济
  • 生卒年:667年~730年

相关古诗词

赴集贤院学士上赐宴应制得辉字

侍帝金华讲,千龄道固稀。

位将贤士设,书共学徒归。

首命深燕隗,通经浅汉韦。

列筵荣赐食,送客愧儒衣。

贺燕窥檐下,迁莺入殿飞。

欲知朝野庆,文教日光辉。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送乔安邑备

书阁移年岁,文明难复辞。

欢言冬雪满,恨别夏云滋。

外尹方为政,高明自不欺。

老人骖驭往,童子狎雏嬉。

日茂西河俗,寂寥东观期。

遥怀秀才令,京洛见新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送宋休远之蜀任

求友殊损益,行道异穷申。

缀我平生气,吐赠薄游人。

结恩事明主,忍爱远辞亲。

色丽成都俗,膏腴蜀水滨。

如何从宦子,坚白共缁磷。

日月千龄旦,河山万族春。

怀铅书瑞府,横草事边尘。

不及安人吏,能令王化淳。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送苏合宫颋

都邑群方首,商泉旧俗讹。

变风须恺悌,成化伫弦歌。

畴昔圭璋友,雍容文雅多。

振缨游省闼,锵玉宰京河。

别曲鸾初下,行轩雉尚过。

百壶非饯意,流咏在人和。

形式: 排律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