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用渔洋山人秋柳四首韵(其三)

桃花双颊映珠衣,梦醒华清事已非。

三径凉生莺燕少,一庭香蕴蝶蜂稀。

夕阳屋角红疑滴,细雨墙根翠欲飞。

斜倚画阑娇不语,幽情应与世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何佩芬的《秋海棠用渔洋山人秋柳四首韵(其三)》描绘了一幅秋日海棠的静美画面。首句“桃花双颊映珠衣”,以春花比喻海棠,暗示了秋海棠虽非桃花,但也有如桃花般娇艳的色彩。"梦醒华清事已非"借华清池典故,表达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三径凉生莺燕少,一庭香蕴蝶蜂稀”,通过描绘环境的寂静和生机的减少,烘托出秋意渐浓,只有海棠独自盛放的孤寂。"夕阳屋角红疑滴",运用夸张手法,写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屋角,仿佛红色的液体滴落,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最后一句“斜倚画阑娇不语,幽情应与世相违”,海棠的姿态被刻画得生动,它静静地倚靠在画栏上,不言不语,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幽深情感。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海棠为载体,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深感叹,以及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9)

何佩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海棠用渔洋山人秋柳四首韵(其四)

绿肥红瘦总堪怜,泪洒胭脂欲化烟。

不占春光仍烂漫,纵无秋思也缠绵。

静含清露刚三日,艳绝西风又一年。

翻羡紫薇高格好,株株占得凤池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暮遣怀

多病惜慈亲,春寒费调护。

卅载菲盐劳,怡然甘守素。

两鬓早如霜,双眸半遮雾。

感此伤寸心,无言倚庭树。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题常熟张孝女传后

孝女心,天上月,万古清光长不没。

孝女颜,雪中花,千秋香艳明于霞。

十龄失怙心如剖,宛转相依惟阿母。

屏除粉盝与脂签,日侍茶铛兼药臼。

窈窕窗前守一经,天然玉立秀亭亭。

螺丸肯画双弯碧,閒煞虞峰入镜青。

传家雅有支机石,笑语承欢自朝夕。

不绣鸳鸯并凤凰,簪花小仿曹娥格。

温凊辛勤二十年,一朝母病痛难痊。

人间那有长生乐,苦乞参苓晓夜煎。

背人偷卷香罗袖,欲倩肌肤延母寿。

空庭悄立月无光,虬箭沈沈催玉漏。

瓠犀深啮臂脂殷,眼波迸裂攒眉山。

一线金刀飞白炼,血痕尽变桃花斑。

烹作羹汤进母食,绕床忍著凄凉色。

岂知母病太沈绵,百转千回医不得。

生身恩重此身轻,代死吁天天亦惊。

一瓣心香虔默祷,椎心欲泣不成声。

悲鸣鵩鸟号风木,户外清霜折慈竹。

白云痛绝影迢迢,愁对寝帏镫晕绿。

香桃骨瘦不胜衣,麦粥微餐药饵稀。

含笑随亲归碧落,雁行肠断惜分飞。

芳名真合标青史,彤管传来凭阿姊。

南国徒夸彼美人,北宫不数婴儿子。

焚香读处首先低,今古何人可与齐。

惆怅琴河寒食节,女贞花发孝乌啼。

形式: 古风

听外话皋亭桃花之胜

春波浩荡风泠泠,扁舟结伴来皋亭。

閒鸥静鹭解迎客,兰桡直到花边停。

一株秀而整,穿云蟠过青山顶。

一株艳而娇,欹斜暗束青山腰。

日丽霞衣翻片片,何处东外识人面。

漫天匝地卷红潮,花郁峰郁都不辨。

一重花护一重山,珊瑚倒插翡翠环。

但愁封姨扫作胭脂雪,胜游肯放金樽閒。

望中红白疏密向背不可数,仿佛身入流水天台间。

千枝万枝迷处所,山欲出云花不许。

华鬘世界净红尘,惟听仙禽空际语。

感君话旧向晴窗,茶嫩香清蝶影双。

游女如云花似海,便思打桨泛春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