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香闺内、空自想佳期。
独步花阴情绪乱,谩将珠泪两行垂。胜会在何时。
厌厌病,此夕最难持。
一点芳心无托处,荼蘼架上月迟迟。惆怅有谁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先的《望江南·闺情》,通过对江南美好风光的回忆,抒发了诗人独处时的寂寞与思念之情。诗中“香闺内、空自想佳期”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幽静的闺房中独自思考往昔美好的时光,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出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
接着“独步花阴情绪乱,谩将珠泪两行垂”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这里的“独步花阴”指的是孤身一人在花树下漫步,而“情绪乱”则表明诗人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随后“谩将珠泪两行垂”则形象地描绘出眼泪如珍珠般不断滴落,这些细节都极富表现力,展示了诗人的哀伤和不舍。
第三句“胜会在何时”是一个疑问句,用来表达对美好聚会的渴望以及这种时刻是否还能到来的不确定性。紧接着,“厌厌病,此夕最难持”则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痛苦。在这里,“厌厌病”形容一种深沉而又无法排解的哀愁,而“此夕最难持”则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夜晚,诗人感到尤其难以忍受这种孤独与思念。
最后两句“一点芳心无托处,荼蘼架上月迟迟。惆怅有谁知。”表达了诗人的芳心(美好的情感)找不到寄托之所,只能在夜深人静时分中寻求慰藉。月光下的“荼蘼架”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哀愁的氛围,而“惆怅有谁知”则是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感叹自己的情绪只有自己最为清楚。
这首词通过对闺房中女主人公的情感细腻刻画,以及她在夜晚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渴望,展现了古代女性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不详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江东苏小。夭斜窈窕。都不胜、彩鸾娇妙。
春艳上新妆。肌肉过人香。佳树阴阴池院。
华灯绣幔。花月好、可能长见。离聚此生缘。
无计问天天。
青袍如草。得意还年少。马跃绿螭金络脑。
寒食乍临新晓。曲池斜度鸾桥。西园一片笙箫。
自欲胜留春住,风花无奈飘飘。
清歌逐酒。腻脸生红透。樱小杏青寒食后。
衣换缕金轻绣。画堂新月朱扉。严城夜鼓声迟。
细看玉人娇面,春光不在花枝。
屏山斜展。帐卷红绡半。泥浅曲池飞海燕。
风度杨花满院。云情雨意空深。觉来一枕春阴。
陇上梅花落尽,江南消息沈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