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宠所作,名为《怀顾台州华玉》。诗中描绘了对台州(即现在的浙江台州)的怀念之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台州的深厚情感与对其美好景象的向往。
首联“总道天台守,能回寒谷春”以“天台守”为引子,暗指台州,表达了台州如同守护者一般,能够将寒冷的山谷变为充满生机的春天,寓意着台州的美丽与生机勃勃。接下来的“岛夷通鸟道,海市泣鲛人”则进一步描绘了台州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景观,海岛与夷人、鸟道与海市、鲛人的哭泣,构成了一幅神秘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展现出台州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风情。
“云木吟苍佩,山河拥绛轮”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云木、山河赋予生命,它们仿佛在吟唱着古老的佩饰,拥抱着一轮红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台州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台州的历史文化与精神内涵。
最后,“千年重领郡,康乐是前身”表达了对台州历史的追忆与敬仰,提到“康乐”是前台州郡守,这里的“康乐”可能是指南朝时期的文学家谢灵运,他以“康乐公”的称号著称,以他的事迹来赞美台州的过往辉煌,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台州未来的美好祝愿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台州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台州美好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对台州深厚的情感与深切的怀念,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