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浪淘沙·不见》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描绘了一幅湖畔寻访苏家,却未见其人的凄美画面。
首句“湖上问苏家”,点明了地点与人物,湖面上寻找着苏家的身影。接着“门巷枇杷”一句,以枇杷树作为背景,增添了几分江南水乡的清新气息。随后,“水晶窗下彩幡遮”描绘了苏家门户的装饰,彩幡遮掩在晶莹剔透的窗户之下,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雅致的氛围。
“鹦鹉唤将帘打起,人面桃花”两句,通过鹦鹉的叫声和帘子的开启,引出了“人面桃花”的典故,暗示了主人公与苏家女子之间可能存在的感情纠葛,同时也借用了“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怀念。
“小立自咨嗟。冉冉年华”则展现了主人公独自站立,感慨时光流逝的情景,体现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最后,“绮筵散罢日西斜。惆怅去年人不见,世事如麻”四句,描绘了宴会结束后夕阳西下的景象,以及主人公因去年未能见到心上人而感到的惆怅与无奈。世事如麻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对复杂人际关系和世态炎凉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在湖畔寻访苏家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