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寺二十韵

地胜宜台殿,山晴离垢氛。

现身千佛国,护世四王军。

碧耀高楼瓦,赪飞半壁文。

鹤林萦古道,雁塔没归云。

幡影中天飏,钟声下界闻。

攀萝极峰顶,游目到江濆。

驯鸽闲依缀,调猿静守群。

虎行风捷猎,龙睡气氛氲。

穫稻禅衣卷,烧畬劫火焚。

新英蜂采掇,荒草象耕耘。

钵付灵童洗,香教善女熏。

果枝低罯罯,花雨泽雰雰。

示化维摩疾,降魔力士勋。

听经神变见,说偈鸟纷纭。

上境光犹在,深溪暗不分。

竹笼烟欲暝,松带日馀曛。

真谛成知别,迷心尚有云。

多生沈五蕴,宿习乐三坟。

谕鹿车虽设,如蚕绪正棼。

且将平等义,还奉圣明君。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大云寺二十韵》,从内容来看,诗中充满了佛教色彩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开篇“地胜宜台殿,山晴离垢氛”便设定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其中“地胜”指的是吉祥之地,“宜台殿”则是指寺庙中的高台或楼阁,而“山晴离垢氛”则描绘出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景图。

诗中“现身千佛国,护世四王军”显示了诗人对佛教的崇敬之情,“碧耀高楼瓦,赪飞半壁文”则是对寺庙建筑和装饰的精细描写。这里的“碧耀”形容瓦片在阳光下的光泽,而“赪飞半壁文”则可能指的是墙上或壁画上的红色图案。

以下几句“鹤林萦古道,雁塔没归云。幡影中天飏,钟声下界闻。”展现了诗人对寺庙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其中“鹤林”可能是指寺院中的林木,“雁塔”则可能是寺院内的一种建筑形式,而“幡影中天飏”和“钟声下界闻”则表现了诗人对佛教仪式的观察。

整首诗通过对大云寺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崇尚清净的宗教情怀。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

静习狂心尽,幽居道气添。

神编启黄简,秘箓捧朱签。

烂熳烟霞驻,优游岁序淹。

登坛拥旄节,趋殿礼胡髯。

醮起彤庭烛,香开白玉奁。

结盟金剑重,斩魅宝刀铦。

禹步星纲动,焚符灶鬼詹。

冥搜呼直使,章奏役飞廉。

仙籍聊凭检,浮名复为占。

赤诚祈皓鹤,绿发代青缣。

虚室常怀素,玄关屡引枮。

貂蝉徒自宠,鸥鹭不相嫌。

始悟身为患,唯欣禄未恬。

龟龙恋淮海,鸡犬傍闾阎。

松笠新偏翠,山峰远更尖。

箫声吟茂竹,虹影逗虚檐。

初日先通牖,轻飔每透帘。

露盘朝滴滴,钩月夜纤纤。

已得餐霞味,应嗤食蓼甜。

工琴闲度昼,耽酒醉销炎。

几案随宜设,诗书逐便拈。

灌园多抱瓮,刈藿乍腰镰。

野鸟终难絷,鹪鹩本易厌。

风高云远逝,波骇鲤深潜。

邸第过从隔,蓬壶梦寐瞻。

所希颜颇练,谁恨突无黔。

思拙惭圭璧,词烦杂米盐。

谕锥言太小,求药意何谦。

语默君休问,行藏我讵兼。

狂歌终此曲,情尽口长钳。

形式: 排律 押[盐]韵

见人咏韩舍人新律诗因有戏赠

喜闻韩古调,兼爱近诗篇。

玉磬声声彻,金铃个个圆。

高疏明月下,细腻早春前。

花态繁于绮,闺情软似绵。

轻新便妓唱,凝妙入僧禅。

欲得人人伏,能教面面全。

延之苦拘检,摩诘好因缘。

七字排居敬,千词敌乐天。

殷勤闲太祝,好去老通川。

莫漫裁章句,须饶紫禁仙。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代九九

昔年桃李月,颜色共花宜。

回脸莲初破,低蛾柳并垂。

望山多倚树,弄水爱临池。

远被登楼识,潜因倒影窥。

隔林徒想像,上砌转逶迤。

谩掷庭中果,虚攀墙外枝。

强持文玉佩,求结麝香缡。

阿母怜金重,亲兄要马骑。

把将娇小女,嫁与冶游儿。

自隐勤勤索,相要事事随。

每常同坐卧,不省暂参差。

才学羞兼妒,何言宠便移。

青春来易皎,白日誓先亏。

僻性嗔来见,邪行醉后知。

别床铺枕席,当面指瑕疵。

妾貌应犹在,君情遽若斯。

的成终世恨,焉用此宵为。

鸾镜灯前扑,鸳衾手下隳。

参商半夜起,琴瑟一声离。

努力新丛艳,狂风次第吹。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卢十九子蒙吟卢七员外洛川怀古六韵命余和

闻道卢明府,闲行咏洛神。

浪圆疑靥笑,波斗忆眉嚬。

蹀躞桥头马,空濛水上尘。

草芽犹犯雪,冰岸欲消春。

寓目终无限,通辞未有因。

子蒙将此曲,吟似独眠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