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秋雪庵

言辞交芦庵,泛泛寻秋雪。

僧房半已圮,荒野梗游辙。

缅怀樊榭老,曾此寄禅悦。

长短发幽吟,响激秋云裂。

斯人不可作,名蓝亦销歇。

溪流荡回风,凄韵松篁咽。

渡口久延伫,余怀郁如结。

独有溪边山,万古青巀嶭。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鉴赏

这首清代张洵的《过秋雪庵》描绘了诗人漫步在秋雪庵的场景。开篇“言辞交芦庵,泛泛寻秋雪”表达了诗人寻访秋意的兴致,芦庵与秋雪相映,营造出清冷的氛围。接下来,“僧房半已圮,荒野梗游辙”描绘了庵堂的破败和环境的荒凉,暗示着历史的沧桑。

诗人缅怀起樊榭老,他曾在此处享受禅悦时光,而今物是人非,“长短发幽吟,响激秋云裂”,诗人想象樊榭老的吟咏声穿透秋云,令人感伤。接着,诗人感叹斯人已逝,庵寺也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名蓝亦销歇”。

溪水潺潺,松篁低语,渡口寂静,诗人久久停留,心中思绪万千,情绪抑郁。“独有溪边山,万古青巀嶭”以永恒的山峰与短暂的人事相对照,寓言了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永恒。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雪庵的景象和对故人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的敬畏。

收录诗词(8)

张洵(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京口晚眺

铁瓮城高倚夕曛,南徐钟鼓远相闻。

沙边归雁落如雨,天际片帆来似云。

镫火楼台延客眺,江湖踪迹感离群。

今宵拚醉篷窗酒,卧看扬州月二月。

形式: 古风

宿迁道中苦寒

才过桃源又宿迁,北风吹上大河边。

鸦盘秃树栖难定,马踏坚冰噤不前。

怪石有声飞旷野,远山如梦积寒烟。

大裘空负当年愿,十丈征尘正扑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江涨桥步月

北郭月初上,江桥策杖还。

天空秋影澹,风定市声闲。

隐隐渔家火,遥遥湖上山。

沿缘独归去,门巷未曾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岁暮遣怀

急箭光阴逼岁除,大江消息近何如。

四方多难频忧国,百事难为且读书。

种柳未成元亮宅,入山曾挽鲍宣车。

阳和欲转梅花放,怅望春风到草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