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张洵的《过秋雪庵》描绘了诗人漫步在秋雪庵的场景。开篇“言辞交芦庵,泛泛寻秋雪”表达了诗人寻访秋意的兴致,芦庵与秋雪相映,营造出清冷的氛围。接下来,“僧房半已圮,荒野梗游辙”描绘了庵堂的破败和环境的荒凉,暗示着历史的沧桑。
诗人缅怀起樊榭老,他曾在此处享受禅悦时光,而今物是人非,“长短发幽吟,响激秋云裂”,诗人想象樊榭老的吟咏声穿透秋云,令人感伤。接着,诗人感叹斯人已逝,庵寺也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名蓝亦销歇”。
溪水潺潺,松篁低语,渡口寂静,诗人久久停留,心中思绪万千,情绪抑郁。“独有溪边山,万古青巀嶭”以永恒的山峰与短暂的人事相对照,寓言了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永恒。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雪庵的景象和对故人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