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巾工李澹斋

十年奔走风尘里,短发翛翛被双耳。

百回栉沐向朝阳,千度爬搔照秋水。

岁华冉冉逼我来,相对虽悲亦还喜。

翻思离乱眼中人,如此头颅能有几。

乃知鬓丝增老丑,逢人自觉吾形滓。

吾闻李翁解作巾,百钱买裹聊复尔。

旧藏白氎不易得,古制平头差可拟。

临风见影颇自整,只有羁人脱蓬累。

李翁李翁遗世者,萧然一屋吴兴市。

全家但食卖巾钱,能以此技代耘耔。

我因作诗贻李翁,愿翁子孙守翁技。

我今亦是织屦人,同与徜徉没馀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徐贲所作的《赠巾工李澹斋》,通过对李澹斋这位以编织巾帽为生的工匠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对传统手艺的感慨。诗中描述了李澹斋在风尘劳碌中坚持手艺,每日对着朝阳梳理头发,虽然生活清贫,但内心自得其乐。他用简单的百钱换取生活,且技艺高超,连旧时的白氎都难以寻得平头巾的替代品。

诗人感叹岁月催人老,而李澹斋的头颅却见证了离乱时代的艰辛,他的技艺显得尤为珍贵。他以编巾为生,不求名利,只求自给自足,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令人钦佩。诗人希望李家后人能继续传承这门技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志向,愿与李澹斋一样,作为织屦人度过余生,共同坚守传统手工艺。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赞美了李澹斋的手艺,也寓含了对传统技艺传承的呼唤,体现了诗人对民间匠人的深深敬意。

收录诗词(640)

徐贲(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葛仙翁移家图

典午中衰乱人纪,诸藩搆隙兵戈里。

江左名贤各有图,先生抱朴徵不起。

先生好学得异书,九丹妙得玄中理。

紫髯绿发丰姿秀,萧然自是烟霞士。

当时入洛不论功,荣利弃之如敝屣。

求丹愿作勾漏令,便挈全家度交趾。

南行适逢邓广州,一留罗浮遂终此。

坛上时看药灶光,井中犹是丹砂水。

暂将劲翮戢鹪鴳,蹑景追风岂能已。

先生丹成骨已仙,独见文章在青史。

龙眠居士真好奇,貌作新图宛相似。

先生自骑黄鹿行,僮仆提携子侄倚。

药瓢茶磨家具足,前驱牛骡后厖豕。

乃知粉墨幻人化,干淡点缀无不美。

今日玉堂雪初霁,展卷令我心神喜。

特为题诗继后尘,再拜高风仰千祀。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题明皇夜游图

花萼楼前烟漠漠,君王睡重无人觉。

别宫漏点恋寒宵,閒却梨园太平乐。

云龙十二秋扶摇,青藜化作黄金桥。

翡翠门屏桂枝影,素娥羽带香风飘。

优童共记霓裳舞,归来换尽人间谱。

梧桐击碎教妖环,蜀山梦战渔阳鼓。

形式: 古风

月轩

蟾蜍飞去老不死,清光夜涌沧波起。

桂花露湿泣古香,广寒一色铺秋水。

洞房深开云母屏,梦骑白凤游青冥。

冰轮碾碎山河影,姮娥含羞舞不整。

窃得灵丹玉兔愁,归卧芙蓉碧烟冷。

形式: 古风

翠竹黄花二仕女图(其一)

萝屋绵烟敛微夕,锦瑟罢弹机罢织。

寒浓翠薄妒蝉衫,竹色摇风竞疏碧。

凤声天远谁能闻,绿蛾黛影愁不分。

楚山九点昨宵梦,泪花染尽潇湘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