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的清幽景象和诗人在此地的隐逸生活。首句"武夷山水净无尘"赞美了山水的纯净与宁静,仿佛尘世的纷扰都被洗涤一空。接下来的"数亩林塘卜筑新"描述了诗人选择在林塘边新建居所,过着简朴而自在的生活。
"溪上浣花逢杜甫"借杜甫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的仰慕,以及自己在溪边洗衣时的诗意联想。"洞中采药忆刘晨"则借用了刘晨入天台山遇仙女的典故,暗示自己在山洞中寻找自然之药,寄托着超脱尘世的愿望。
"兰苕翡翠沧波晚,芝草琅玕碧涧春"通过描绘兰花、翡翠、青苔等意象,展现出春天山谷的生机盎然,晚间的沧波更显静谧。诗人寓情于景,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最后两句"风雨兼旬妨载酒,题诗先寄入山人"表达了诗人因天气原因未能畅饮的遗憾,但转而以题诗的方式,将这份情感寄送给山中的知音,展现了诗人与山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隐逸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武夷山的自然风光,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