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雨独坐旅楼有作

淫雨弥半月,河流涨通衢。

旧畿十万家,太半忧为鱼。

旅楼起复卧,神气郁不舒。

床床苦漏湿,岂暇论侏儒。

缅怀十载间,洚水频三吴。

三吴莽一壑,平陆纷施罛。

老羸委沟溪,少壮泣路隅。

鬻卖及男女,庶几活须臾。

民穷已到骨,乃复剥其肤。

自天发明断,元恶随就诛。

畴咨用稷契,跻世当黄虞。

政拟疮痍瘳,讵意疾痛呼。

阴阳系调燮,此理信不诬。

寄言秉钧者,治安宜早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时间连续降雨导致河水泛滥,城市被淹没的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苦难与人民的悲惨生活。诗人以“淫雨”开篇,形象地描述了雨水的持续不断,接着点明河水上涨,街道成为河流,一片汪洋。通过“旧畿十万家,太半忧为鱼”的描述,展现了洪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许多人担心自己会变成鱼,生动地表现了洪水的可怕。

“旅楼起复卧,神气郁不舒”描绘了人们在洪水中的生活状态,无论是站着还是躺着,都感到压抑和不舒适。接着,“床床苦漏湿,岂暇论侏儒”进一步强调了洪水带来的不便和痛苦,连基本的生活用品都因潮湿而无法使用,更不用说照顾那些身体虚弱的人了。

诗人回忆过去十年间,洪水频繁侵袭吴地,将原本肥沃的土地变为一片沼泽,使得老弱病残者流离失所,年轻力壮者在路边哭泣。为了生存,人们甚至被迫出卖自己的子女,尽管如此,仍难以避免死亡的命运。这反映了洪水对社会造成的巨大破坏和人民生活的极度贫困。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上天公正的期待,希望惩治罪恶,让国家得到治理者的关注。他呼吁执政者应尽早考虑国家的安定,反映出诗人对社会正义和民生问题的关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深刻揭示了自然灾难对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正义的追求。

收录诗词(382)

俞德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 籍贯:自号太玉山
  • 生卒年:1232~1293

相关古诗词

为郭元德题和靖探梅图

祥符真人调玉烛,四海八荒春意足。

孤山山小不容春,十月梅花破寒玉。

风流诗老癖爱梅,拂晓骑驴度山曲。

呼童忍冻折南枝,香满吟窗伴幽独。

到今写入画图中,骨冷神清炯双目。

荡荡巍巍尧舜天,外臣巢许谁羁束。

前年我亦访湖山,山色湖光竟尘俗。

荒坟三尺走狐狸,那复寒泉荐秋菊。

真祠并入梵王家,香月亭前马牛牿。

水边篱落忽横枝,遥睇犹艰况斤斸。

鸡园释子皆鹰腾,挟弹扬鞭骤平陆。

仓皇走避尚遭嗔,蹇卫何堪共驰逐。

三百年间一梦同,人与梅花几荣辱。

拊图三叹复何言,天外飞来两黄鹄。

形式: 古风

次韵萧静安元夕书感

鳌山倚晴昊,龙灯照澄川。

良宵重三五,辇路凝非烟。

一从桑溟改,春花谢芳妍。

铜驼暗荆杞,触目兴悲怜。

芸芸百千态,悠悠二八年。

金吾纵弛柝,相府谁歌莲。

九衢灯火市,愁云瞀穷天。

管宁东入海,乐毅北去燕。

伊谁载美酒,醉我东风前。

晨策散广隰,晚屧周嚣廛。

所嗟世路迫,人事多变迁。

归来卧蓬荜,聊复草我玄。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小楼诗为汤计议作

英英人中豪,岁月阅江浪。

胡然构小楼,不卧百尺上。

跂予一登临,规制差可尚。

座中容六客,窗外罗万象。

云烟互吐吞,冈阜相背向。

谁云眼界窄,颇觉形神王。

乃知人间世,小大俱幻妄。

壶公家一壶,维摩室方丈。

拟兹十二楼,钟鼎视杯盎。

鹏鴳同一适,椿菌偶殊状。

何必事翚飞,肆目逞雄壮。

深红屋角花,浅碧盆池涨。

且当共倚阑,烂漫倒春酿。

形式: 古风

郭元德席上赋红牡丹分韵得粉字五言十韵

桑田变沧溟,黍宫杂蒿堇。

霜台得奇葩,谁寄天津隐。

褰帷窥董园,拨根认洛坟。

亭亭一萼春,风露洗尘坌。

朱缨粲赤瑛,绛蜡照红粉。

庄严富贵姿,漏泄造化蕴。

主人戏斑衣,领客醉芳酝。

乔梓森南山,知谓游隐弅。

缀席已形秽,哦诗谩营吻。

起舞呼乌乌,君当恕杨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