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斋号

黄子留芳揭海东,今人心事古人同。

乾坤性分须当尽,濂洛诚明可著功。

璞玉精神凭石板,兼金颜色寄炉红。

相逢莫道无参术,都在梁公药箧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勉斋号》由明代诗人张溥所作,通过其深邃的哲理思考与对古代智慧的致敬,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知识追求以及个人品行的深刻见解。

首联“黄子留芳揭海东,今人心事古人同”开篇即以“黄子”(黄庭坚)的美名与“海东”(泛指东方)的广阔联系起来,暗示了古今思想的共鸣与传承,强调了历史人物的思想价值跨越时空界限,依然能够启迪后人。

颔联“乾坤性分须当尽,濂洛诚明可著功”进一步阐述了宇宙万物与人的本性应当被充分认识和发挥,而“濂洛”则指向了北宋理学的两大流派——濂溪(周敦颐)和洛学(程颢、程颐),表明了诗人对理学精髓的推崇,认为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可以达到对真理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颈联“璞玉精神凭石板,兼金颜色寄炉红”运用比喻手法,将人的内在品质比作未经雕琢的璞玉,需要通过艰苦的学习与实践来磨砺;同时,外在的表现则如同经过熔炼的黄金,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成长与自我完善的重视,强调了内在修养与外在成就的统一。

尾联“相逢莫道无参术,都在梁公药箧中”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收尾,意在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不必过分焦虑,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就在身边,就像梁公(可能是指梁启超或其他历史人物)的药箱里藏着各种良方一样。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智慧的洞察,也蕴含了对后世学者、智者经验的尊重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哲人智慧的引用与个人感悟的表达,展现了张溥对于道德修养、知识探索以及人生智慧的深刻思考,既富有哲理深度,又不失生动与亲切,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1)

张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文学家。初字乾度,后字天如,崇祯进士,选庶吉士,自幼发奋读书,明史上记有他“七录七焚”的佳话。与同乡张采齐名,合称“娄东二张”。曾与郡中名士结为复社,评议时政,是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继续。在文学方面,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论,主张复古,又以“务为有用”相号召。一生著作宏丰,编述三千余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代表作有《五人墓碑记》

  • 号:西铭
  • 籍贯:直隶太仓(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02~1641

相关古诗词

怀人

江鲤应难制,冥鸿不可招。

落梅歌一曲,风雨夜潇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登金紫阁访上人次韵

石壁青宜赏,松台迥可寻。

客飞亭午舄,钟落上方音。

色相岩花瘦,依微野树阴。

无缘莫扣扣,留咏觉萧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梦归水帘洞

流落人间几十春,梦回惊阔泪盈巾。

白云似向愁无主,黄野忙来笑故人。

月色松声浑是旧,石床丹灶半生尘。

丁宁莫遣移文勒,谷口终须属子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豸山清眺

万里烟收五岭巅,四郊明媚艳阳天。

山开蓬岛鳌头上,树锁璚楼蜃气边。

风景已非秦世代,关河犹是汉山川。

独怜此地江湖远,日月淹留物外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