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树和烟生,人家傍沙语。
孤帆何处来,惊凫去如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江南水乡画面。"水树和烟生",通过"和烟"一词,展现出树木在轻烟笼罩下的朦胧美,暗示了湿润的气候和迷蒙的环境。"人家傍沙语",则描绘了岸边人家的日常生活,他们的交谈声融入了自然的氛围中,显得和谐而亲切。
"孤帆何处来",诗人引入了动态元素——孤舟,增添了空间感,让人想象这艘船从何而来,或许带来了远方的故事或旅人的踪迹。"惊凫去如雨",最后以飞翔的野鸭被船只惊飞的场景收尾,既呼应了前文的水乡生态,又通过"如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鸭群纷飞的生动画面,增添了动态与生动性。
整体来看,这首《夕景》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傍晚时分的江南水乡画卷,动静结合,富有诗意,展现了汪广洋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
不详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空翠深深啼竹鸡,丛山塞口日沈西。
数行大字光如漆,知是孙炎醉后题。
芳草渡头歌《竹枝》,晴天小艇放鸬鹚。
比邻为报春醪熟,自起持鱼贯柳丝。
石磴盘盘卧湿云,山深瑶草不知春。
马头忽见梅如雪,纵有轻寒不著人。
芦叶青青水满塘,文鸳晴卧落花香。
不因羌管惊飞起,三十六宫春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