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观吴越战场作》由明代诗人潘蕃所作,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追思。首句“吴越兴亡宛目前”,开篇即以一种历史沧桑感引入,仿佛那吴越争霸的往事就在眼前,引人深思。接着“游屯泾上草芊芊”一句,通过草木茂盛的景象,反衬出战场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
“夕阳满地滋寒色,野烧缘溪断暮烟”两句,运用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静谧的氛围,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增添了几分寒意,而远处的野火与缭绕的暮烟,则勾勒出一幅充满哀愁的画面。这种景物的渲染,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变迁。
“麋鹿歌台今寂矣,鹧鸪舞殿亦凄然”两句,将历史遗迹与自然生物联系起来,通过“歌台”和“舞殿”的对比,以及“寂矣”和“凄然”的情感描述,进一步强化了遗址的荒废与衰败之感。麋鹿与鹧鸪的出现,似乎是在为这曾经繁华之地唱响了一曲悲歌,它们的活动与环境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更增添了诗中的哀愁与无奈。
最后,“祗馀赐剑当年恨,惆怅东风哭杜鹃”两句,将目光聚焦于历史的某个具体事件——赐剑之事,表达了对过去英雄豪情的怀念与对时局变迁的感慨。杜鹃啼血的典故,更是借用了传统文学中哀伤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人事无常的深深叹息。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过往辉煌与现今荒凉的强烈对比感,以及对历史命运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