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

浔阳江头秋月明,黄芦叶底秋风声。

银龙行酒送归客,丈夫不为儿女情。

隔船琵琶自愁思,何预江州司马事。

为渠感激作歌行,一写六百六十字。

白乐天,白乐天,平生多为达者语,到此胡为不释然。

弗堪谪宦便归去,庐山政接柴桑路。

不寻黄菊伴渊明,忍泣青衫对商妇。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浔阳江畔秋月明亮的时候,秋风吹过黄芦叶发出沙沙声。
银色的酒壶中斟满美酒,为即将离去的客人送行,大丈夫不应为儿女情长所困。
隔着船传来琵琶声,那女子独自哀愁,这与江州司马有什么关系呢?
为了她的感伤,我写下这首诗,总共六百六十字。
白居易啊,白居易,你平日多说豁达之言,为何此刻却不能释怀?
不堪忍受贬谪,不如就此归去,庐山正好紧邻柴桑的路途。
我不愿寻找陶渊明的黄菊为伴,却只能含泪面对商妇的辛酸。

注释

浔阳江头:浔阳江边。
秋月明:明亮的秋月。
黄芦叶底:黄芦苇丛中。
秋风声:秋风吹过的声音。
银龙:比喻酒壶。
行酒:斟酒。
归客:离去的客人。
丈夫:大丈夫。
儿女情:儿女私情。
隔船:隔着船。
琵琶:琵琶声。
愁思:哀愁思绪。
何预:与...有何关系。
江州司马事:江州司马的职责之事。
为渠:为了她。
感激:感动。
作歌行:写成诗歌。
白乐天:白居易的别称。
胡为:为何。
不释然:无法释怀。
谪宦:贬谪。
归去:回去。
庐山政接柴桑路:庐山近在咫尺。
黄菊:菊花。
渊明:陶渊明。
忍泣:强忍泪水。
青衫:古代官吏的服装,这里指诗人自己。
商妇:做买卖的妇人。

鉴赏

这首诗并非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而是宋代诗人戴复古的作品。戴复古以《琵琶行》为题,借浔阳江头的秋景和琵琶声,表达了对白居易遭遇贬谪的同情以及对其心境的理解。诗中提到“银龙行酒送归客”,描绘了送别场景,而“丈夫不为儿女情”则体现了男儿应有豁达胸怀。诗人感慨“隔船琵琶自愁思”,琵琶女的哀愁并未触及到他作为官员的职责,但他却因感动而写下长诗。

诗中“白乐天,白乐天,平生多为达者语”是对白居易诗歌风格的评价,暗示他虽遭贬谪,但仍有达观之言。“弗堪谪宦便归去”表达对白居易选择归隐的认同,而“庐山政接柴桑路”则点出其归隐之地与陶渊明的东篱相近。最后两句“不寻黄菊伴渊明,忍泣青衫对商妇”则流露出对白居易未能完全超脱世俗情感的同情。

总的来说,戴复古的《琵琶行》是对白居易《琵琶行》主题的再创作,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展现出对友人境遇的深沉关怀。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答妇词

江山阻且长,矫首乡关隔。

空闺泣幼妇,憔悴失颜色。

隐闵鹳鸣篇,寄彼西飞翼。

剥封览情素,既喜复凄恻。

别时梅始花,伤今食梅实。

览古帝王州,结交游侠窟。

千金沽美酒,一饮连十日。

春风吹酒醒,始知身是客。

杜宇啼一声,行人泪横臆。

衣破谁与纫,发垢孰与栉。

勿谓游子心,而不念家室。

新交握臂行,肝胆犹楚越。

丑妇隔江山,千里情弗绝。

慇勤挥报章,归计何时决。

今夕知何夕,睹此纤纤月。

此月再圆时,门前候归辙。

形式: 古风

腊梅二首(其二)

篱菊抱香死,化入岁寒枝。

依然色尚黄,雪中开更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腊梅二首(其一)

天寒好风日,清香透窗纱。

谁知蜜脾底,有此返魂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谢东倅包宏父三首癸卯夏(其一)

诗文虽两途,理义归乎一。

风骚凡几变,晚唐诸子出。

本朝师古学,六经为世用。

诸公相羽翼,文章还正统。

晦翁讲道馀,高吟复超绝。

巽岩许其诗,凤凰飞处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