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试风光草际浮

熙熙春景霁,草绿春光丽。

的历乱相鲜,葳蕤互亏蔽。

乍疑芊绵里,稍动丰茸际。

影碎翻崇兰,浮香转丛蕙。

含烟绚碧綵,带露如珠缀。

幸因采掇日,况此临芳岁。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翻译

明媚的春天阳光普照,草地一片翠绿美丽。
花草繁多色彩斑斓,茂盛交错相互遮掩。
初时仿佛隐藏在茂密之中,随后在丰满的花丛边缘摇曳。
光影在高大的兰花间破碎,香气在丛生的蕙草中飘荡。
含着烟雾的花朵色彩斑斓,挂着露珠如同珍珠般晶莹。
有幸在采摘的日子欣赏,更何况正值美好的春天。

注释

熙熙:形容人多或气氛热闹。
春景:春天的景色。
霁:雨过天晴。
草绿:草地翠绿。
的历乱:错落有致。
相鲜:色彩鲜艳。
葳蕤:形容植物茂盛。
亏蔽:互相遮挡。
芊绵:茂密。
丰茸:丰满的花丛。
崇兰:高大的兰花。
丛蕙:丛生的蕙草。
绚碧綵:色彩绚丽。
如珠缀:像珍珠串起。
采掇:采摘。
临芳岁:正值花开的季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熙熙春景霁,草绿春光丽"表达了春天到来时大地回暖、万物复苏的情形,其中“熙熙”形容春风和煦,“春景霁”则指春日的景色如洗,清新明媚。"历乱相鲜,葳蕤互亏蔽"写出了花草争妍斗艳的生动情态,其中“历乱”形容花开得无序而繁密,“葳蕤”则指植被浓郁交织。

"乍疑芊绵里,稍动丰茸际"这一句捕捉了草间微风轻拂的细腻场景。"影碎翻崇兰,浮香转丛蕙"中,“影碎”描写的是树木投射下的斑驳阳光,而“浮香”则是花香随着微风飘散。

"含烟绚碧綵,带露如珠缀"这句诗通过对比,将花朵比作缀有露水的珍珠,形象地表达了春天花开时的美丽与生机。最后,“幸因采掇日,况此临芳岁”表明诗人对于能够在这样美好的春光中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感到幸福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植物生长、花香等方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感悟与喜悦,也展示了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精湛技艺。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秋江早发

轻阴迎晓日,霞霁秋江明。

草树含远思,襟怀有馀清。

凝睇万象起,郎吟孤愤平。

渚鸿未矫翼,而我已遐征。

因思市朝人,方听晨鸡鸣。

昏昏恋衾枕,安见元气英。

纳爽耳目变,玩奇筋骨轻。

沧洲有奇趣,浩然吾将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秋晚题湖城驿池上亭

秋次池上馆,林塘照南荣。

尘衣纷未解,幽思浩已盈。

风莲坠故萼,露菊含晚英。

恨为一夕客,愁听晨鸡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秋萤引

汉陵秦苑遥苍苍,陈根腐叶秋萤光。

夜空寥寂金气净,千门九陌飞悠扬。

纷纶晖映互明灭,金炉星喷镫花发。

露华洗濯清风吹,低昂不定招摇垂。

高丽罘罳照蛛网,斜历璇题舞罗幌。

曝衣楼上拂香裙,承露台前转仙掌。

槐市诸生夜读书,北窗分明辨鲁鱼。

行子东山起征思,中郎骑省悲秋气。

铜雀人归自入帘,长门帐开来照泪。

谁言向晦常自明,儿童走步娇女争。

天生有光非自衒,远近低昂暗中见。

撮蚊妖鸟亦夜起,翅如车轮而已矣。

形式: 古风

荅前篇

小儿弄笔不能嗔,涴壁书窗且当勤。

闻彼梦熊犹未兆,女中谁是卫夫人。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