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限韵咏池上杨妃海棠

马嵬坡上杨妃血。洒遍枝和节。依稀犹是旧檀心。

却似唐宫睡去夜初深。梅妃应笑胭脂重。

欲唤从前梦。临池照处映鱼茵。

疑向三郎传语倩双鳞。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鉴赏

这首《虞美人》以“限韵咏池上杨妃海棠”为主题,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诗中借用了马嵬坡的历史典故与杨贵妃的形象,巧妙地将之与池边盛开的海棠花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历史与自然融合的意境。

首句“马嵬坡上杨妃血”,开篇即点明了历史背景,以杨贵妃马嵬坡之死为引子,暗示了海棠花与杨妃之间的某种关联。接着,“洒遍枝和节”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海棠花在枝头绽放的情景,仿佛杨妃的泪水洒落在花间,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依稀犹是旧檀心”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海棠花的心比作杨妃的檀香之心,既表达了对杨妃的怀念之情,也暗示了海棠花与杨妃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接下来,“却似唐宫睡去夜初深”一句,通过想象杨妃在夜晚沉睡于唐宫之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联系,同时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梅妃应笑胭脂重”一句,引入了另一个历史人物梅妃,通过梅妃的视角来评价海棠花的颜色,以“笑”字表达了一种轻松而又略带讽刺的态度,暗示了海棠花虽美,但终究无法替代或超越历史中的其他美丽形象。

“欲唤从前梦”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唤醒过去美好梦境的愿望,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与历史之间距离的感慨。最后,“临池照处映鱼茵。疑向三郎传语倩双鳞。”这两句以池水映照海棠花,鱼儿游动的景象为喻,既描绘了眼前的美景,又通过“三郎”这一称谓,巧妙地与唐玄宗(杨贵妃的丈夫)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思以及对于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将历史人物、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趣味。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令.集句

初捲珠帘看不足。翠袖纱窗红映肉。

犀辟尘埃玉辟寒,花为步障金为屋。

日暮东风春草绿。紫穗红英曾断目。

绣轭香鞯夜不归,端居懒唱将雏曲。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南乡子.舟次集唐

疏雨过春城。夹岸桃花锦浪生。

复有楼台衔暮景,新晴。树里南湖一片明。

噭噭夜猿鸣。野渡无人舟自横。

蝴蝶梦中家万里,三更。行尽江南数十程。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庚]韵

南乡子.客舍集唐

回首一伤神。暮雨千家薜荔村。

燕子不来花着雨,黄昏。寂寞山窗掩白云。

归思欲沾巾。雨过山城见月新。

独在异乡为异客,思亲。断续鸿声到晓闻。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一斛珠.佳人剧马掉

团圞有对,小花兜肚殊堪爱。而今多放金钗在。

天女散花,贺倒须教倍。小姑乱掉全无谓。

三叶风旂都扯碎。侬家更有鸳鸯背。

不喜金钗,私喜名儿美。

形式: 词牌: 一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