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闻砧》由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孤城中传来阵阵捣衣声的画面,充满了浓郁的思乡之情与悲凉氛围。
首句“日落孤城秋气深”,以夕阳西下,孤城独立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秋气之深,不仅指季节的转换,也暗含了情感的深厚与复杂。接着,“西风入夜转萧森”一句,将自然界的风声与内心的情感相融合,西风的寒冷与夜的寂静,共同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孤独与哀愁。
“飘来一片寒砧急,敲碎离人万里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寒砧,即捣衣石,古代妇女在秋日里为远行的丈夫或亲人准备冬衣时,常会在此时敲打衣物,发出“砧”的声音。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劳动的场景,更蕴含着深深的思念与牵挂。诗句中的“一片”和“急”字,生动地描绘了捣衣声的密集与急促,仿佛连绵不绝的音符,直接击中了离人的内心深处,将他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担忧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秋夜场景,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遥远而又熟悉的捣衣声,感受到那份跨越千里的深情与牵挂。孙传庭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使得这首《闻砧》成为一首具有深刻人文关怀与情感共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