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联语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象融合,充满了深邃的历史感与哲思。上联“周郎胡为乎来,地若葬曹瞒,便坏此江山风月”中,“周郎”指三国时期的周瑜,他以智勇著称,是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人物。此处以“周郎”之来,暗喻历史的转折点,仿佛若曹操(曹瞒)之死,会改变整个江山的风貌与风月,强调了历史人物对时代变迁的影响。
下联“安石何以不死,天而相苏子,岂老于诗酒渔樵”则提到东晋名臣谢安(字安石),以及宋代文学家苏轼(苏子)。谢安在淝水之战中指挥若定,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苏轼则以文学成就闻名,晚年过着隐逸的生活。这里以“安石”不死,与“苏子”老于诗酒渔樵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文人雅士追求精神自由的赞美。
整体而言,此联通过历史人物的命运与自然景象的对比,探讨了英雄与时间、历史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既展示了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对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