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都北神山醉中题壁

过溪踏瑶琼,入山采苍翠。

仙宫名神山,下负六鳌背。

我来访丹药,羽人已千岁。

清啸响山谷,幽姿媚松桧。

白水从北来,南与众川会。

开窗目沃野,千峰俨相对。

自是山林乐,何但官爵贵。

买田酿清泉,里社日相慰。

诗成怅如失,天风逼衣袂。

东望邹衍庙,杯酒可远酹。

谈天剧当时,古屋尚粉绘。

骑驴独归去,人世空一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马祖常在登临北神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过溪踏瑶琼,入山采苍翠”描绘了诗人穿越溪流,踏入山林,采摘苍翠之景的情境,以“瑶琼”形容溪流的清澈,以“苍翠”形容山林的生机勃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

接着,“仙宫名神山,下负六鳌背”一句,将北神山比作仙宫,暗示其神秘与神圣,同时以“六鳌背”比喻山之高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势的雄伟。

“我来访丹药,羽人已千岁”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以及对仙人的向往。接下来的“清啸响山谷,幽姿媚松桧”则通过声音与形态的描写,展现了山林的静谧与美丽。

“白水从北来,南与众川会”描绘了水流汇聚的壮观景象,象征着万物的融合与和谐。而“开窗目沃野,千峰俨相对”则展示了诗人开阔的眼界和对广阔天地的赞叹。

“自是山林乐,何但官爵贵”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认为这种生活比官场的荣华更值得追求。接下来的“买田酿清泉,里社日相慰”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田园生活,与世无争,自得其乐。

“诗成怅如失,天风逼衣袂”表达了诗人创作诗歌后的失落感,以及被自然风韵所触动的心情。最后,“东望邹衍庙,杯酒可远酹”、“谈天剧当时,古屋尚粉绘”、“骑驴独归去,人世空一喟”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感慨,最终选择独自归隐,远离尘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种桃

种桃南山麓,三岁不得实。

种瓜东郊园,撷之在百日。

岂不思迟暮,终焉有常食。

如何种瑶草,千岁始一获。

形式: 古风

拟古

驱车上疾坡,六马汗满沟。

解航下急泷,百夫不能留。

微机有逆顺,无用卜筮谋。

车迟或可安,航速或覆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度居庸关次继学韵

飞鞚陟云巘,决眦尽图画。

天气吹高寒,山雨洒长夏。

冥冥白鸟去,寂寂松子下。

陆行石当途,水舂泉绕舍。

高与蜀道齐,深乃盘谷亚。

笋舆约重来,羸马苦常跨。

朋从咏连叠,酬应给閒暇。

得见王子乔,吾将骖鹤驾。

形式: 古风

题惠崇画

龙门千尺梧桐树,多在石崖悬绝处。

上有古巢生凤凰,凤凰台高山水长。

吴蚕入茧白云丝,画史落笔光陆离。

江天万里莫射雁,春草年年出湖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