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情尘外惬,秋思马前生。
去雁迷山色,悬藤落涧声。
洞空千树响,云细一花明。
渐觉人踪绝,烟霞近赤城。
这首明代孟洋的《访龙洞》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野秋景。"野情尘外惬"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的喜爱,"秋思马前生"则寓言般地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如马儿般在秋意中自由驰骋。接下来的"去雁迷山色"和"悬藤落涧声"通过大雁消失在山色之间和悬挂在山涧中的藤蔓声音,展现了山林的幽静与动态之美。
"洞空千树响"写出了龙洞内部空旷,风吹过树林发出的回响,而"云细一花明"则以细致入微的观察,描绘了云朵轻盈与花朵明亮的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最后两句"渐觉人踪绝,烟霞近赤城"传达出诗人逐渐深入山中,感受到人迹罕至的宁静,仿佛进入了烟霞缭绕的仙境,接近了传说中的赤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次访洞之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自然世界,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深沉醉。
不详
早修容服侍明公,琴匣书签坐卧同。
春色故随流水去,雨声犹向落花中。
月明东阁凭阑歇,尘暗西窗倚镜空。
十二峰头云不尽,夜深还到楚王宫。
回雁峰高起夕岚,孤舟落日系江潭。
雁知瘴疠愁南渡,逐客明朝路更南。
村鸡啼喔喔,取火照行李。
隔篱谢主人,出门渡溪水。
岂不爱山林,那复入城市。
仰观罗浮岭,白云犹未起。
海风万里吹丹崖,洪涛夜蹴天门开。
大鸟翻飞九天外,天吴紫凤纷相回。
送君行兮聊徘徊,我有短歌君莫催。
翠龙之驾犹未回,紫宫玉殿生香埃。
千官饱饭坐云台,万眼正望羲和来。
我病南荒归不得,送君空洒心头血。
袖中岂无谏猎书,几回北望云霄客。
君过金陵见圣人,好将此意披龙鳞。
何时下诏罢南巡,臣死南荒不敢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