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其三十一)

景物此何处,野塘秋色中。

山花惊暮雨,芦叶抱寒虫。

旷望知谁到,幽居重此逢。

怀人不可见,双鬓感飞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秋日野塘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生命的脆弱。

首句“景物此何处”,以疑问的形式引出对眼前景色的探寻,营造出一种探索未知的氛围。接着,“野塘秋色中”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将读者带入一个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

“山花惊暮雨,芦叶抱寒虫”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花和芦叶以情感,描绘了傍晚时分雨落山间、风吹芦叶的情景,以及寒虫在芦叶中瑟缩的状态,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冷寂与生命的脆弱。

“旷望知谁到,幽居重此逢”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他在广阔的视野中寻求着知音,却只能在幽静的居所中与自己相遇,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怀人不可见,双鬓感飞蓬”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诗人在感叹时光易逝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孤独与思念的深刻感悟,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其三十二)

金谷多奇花,蝶满谢即去。

荒园久空疏,蜂蝶亦安素。

迟回杞菊秋,栖息松桂暮。

所以君子交,清澹只如故。

形式: 古风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其三十三)

原野多蔓草,墟泽饶鱼虫。

一枝与一体,入笔殊元踪。

生憎红紫态,未觉丹青工。

坐我林塘下,衣袂生华风。

形式: 古风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其三十四)

风高芦叶残,赢露失其翳。

鸣蜩已绝响,犹奋双斧臂。

犹豫多积疑,蜂虿无却虑。

君子尚勇决,成败焉足计。

形式: 古风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其三十五)

飞来锦纹蝶,采翅何翩翩。

山花吐碧蕊,相映亦相妍。

动植互生化,寒暑频推迁。

生绡有遗迹,日日当吾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