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吴国伦的《高州杂咏》描绘了粤南地区独特而偏远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交融的景象。"粤南天欲尽,风气迥难持",开篇以壮阔的笔触展现出粤南地势偏远,气候多变的特点,暗示了这里的自然条件艰苦。"一日更裘葛",形象地描述了当地气温变化大,人们需要频繁更换衣物以适应寒暑之异。
"三家杂汉夷"则揭示了当地多元的文化交融,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同生活,体现了边疆地区的包容性和多元性。"鬼符书辟瘴",通过神秘的符咒来驱除瘴气,反映了当地人对疾病的防治方法,展现了地方民俗特色。"蛮鼓奏登陴",描述了夜晚城墙上咚咚的蛮族战鼓声,渲染出一种紧张而奇异的气氛。
最后两句"遥夜西归梦,惟应海月知",表达了诗人身处异地的思乡之情,即使在遥远的夜晚,只有海上的明月能理解他的归乡之梦。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粤南的独特风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