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打江城.闺怨

愁病亸犀簪。犹带宜男。恁样分离,滋味不曾谙。

枕上朦胧才片刻,知何处,是江南。料得恋娇憨。

燕搅莺探。人在绿杨烟里唤停骖。

舞蹴地衣歌却扇。沉醉也,污银衫。

形式:

鉴赏

这首《浪打江城·闺怨》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描绘了一位深陷离别之苦的女子形象,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开篇“愁病亸犀簪,犹带宜男”,以女子病态的愁容和头饰上的“宜男”(象征生育繁盛的装饰)形成对比,暗示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未来生活的忧虑。接着,“恁样分离,滋味不曾谙”,直接点明了女子对离别的痛苦感受,强调了她未曾经历如此滋味,突出了离别的新奇与深刻。

“枕上朦胧才片刻,知何处,是江南。”这一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女子在短暂的梦中寻觅到的慰藉,以及醒来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江南,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承载着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团聚的渴望。

“料得恋娇憨,燕搅莺探。人在绿杨烟里唤停骖。”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燕子和黄莺的行为赋予了情感色彩,它们的“搅”与“探”,仿佛在为女子寻找安慰,而她在绿杨烟中的呼唤,则是内心深处对爱与陪伴的强烈渴望。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又映射出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期待。

最后,“舞蹴地衣歌却扇,沉醉也,污银衫。”女子在情感的驱动下,或许通过舞蹈、歌唱来排遣内心的愁绪,甚至在忘我之中,衣物被弄脏也不自知。这不仅是对女子情感释放的一种描绘,也是对她不拘小节、全情投入的个性展现。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女子在离别之痛中的复杂心情,以及她对爱情、家庭的深切渴望。沈谦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使得作品既有深沉的情感表达,又不乏浪漫的诗意氛围。

收录诗词(230)

沈谦(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凤衔杯.怨别

浴罢慵将花冠整。还共酌、碧梧金井。

总唱惯阳关,银筝未按香喉应。翠黛小,低鸳颈。

忆欢娱,重悲哽。全不管、有人难听。

正烁石流金,火云突兀炎威盛。却怪你,心偏冷。

形式: 词牌: 凤衔杯

月中柳.湖上春行,同毛稚黄作

少年曾共踏青游。酒满十三楼。香尘不断吼骅骝。

芳草蓝深,夭桃红浅,白了人头。

山如屏障周遭在,难抵住、一段闲愁。

停杯无语思悠悠。飞絮蒙天,游丝著地,不要遮留。

形式: 押[尤]韵

岁寒三友.夜雨留别张祖望毛稚黄

南楼月夜宝灯红。一饮千钟。

诗成镂版,曲就上弦,春似情浓。

醉卧锦屏,满身花影重。流年谁信太匆匆。

南北西东。雨黑今宵话别,衰鬓如霜左耳聋。

记取后期,桃花黄鹤峰。

形式:

卖花声.晓起买花有感

风雨连朝,春色不知馀几。见筠篮、粉红香腻。

高呼低唤,奈绣帘深闭。料多娇、惺忪犹未。

惜花人早,买得酴醾半蕊。手擎来、燕随莺睨。

兰闺昔日,有翠螺新髻。今教我、寄将谁是。

形式: 词牌: 谢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