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紫芝岩下寺,淡泊偶同居。
身老计从拙,心亲迹任疏。
扫花风定后,题竹雨凉馀。
时得论清赏,篝灯夜榻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生活场景,诗人置身于紫芝岩下的寺院中,与自然和谐共处。诗中通过“身老计从拙,心亲迹任疏”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内心的平和。接着,“扫花风定后,题竹雨凉馀”描绘了雨后风停,诗人清扫落花,留下一片宁静,随后在竹林中题字,享受雨后的清凉。最后,“时得论清赏,篝灯夜榻虚”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交流清雅之趣,夜晚围坐篝火旁,谈论着高雅的话题,夜色中的房间显得格外空灵。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
不详
十年闲寄半龛云,觉义新除荷宠勋。
华馔炊香天上赐,好音传喜日边闻。
尚书自进金襕制,学士亲题紫诰文。
白发匡宗无补报,不才深负圣明君。
待漏从容谒九关,日临黄道觐龙颜。
凤韶远听丹墀乐,鹤序长联玉笋班。
闻法有为知世幻,观心无欲共云闲。
蒙恩不尽鸿禧祝,南极天开万岁山。
满袖炉烟吐紫宸,伽梨玉色赐来新。
光翻贝叶诸天晓,香种昙花大地春。
禅月长明虚有象,劫风不动海无尘。
见超生灭空三际,同证毗卢刹士身。
蓬莱云气湿袈裟,奏对天门日未斜。
膳部别分香积饭,龙团亲赐上方茶。
谩论魔佛生同劫,最喜华夷共一家。
山野自惭无补报,散花琪树读《楞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