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松石

生生化化果何如,物类虽殊气不殊。

疏密尚留松脉理,嵁岩却是石肌肤。

今身肯羡陈三品,往事堪羞秦大夫。

斸药仙翁何处问,云根还似树根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咏松石》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对比松与石,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首联“生生化化果何如,物类虽殊气不殊”开篇即提出问题,探讨生命与变化的本质,指出尽管万物形态各异,但内在精神或气质是相通的,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共通性的思考。

颔联“疏密尚留松脉理,嵁岩却是石肌肤”进一步描绘了松与石的特点。松树的枝叶疏密有序,透露出生命的活力与韵律;而岩石则以其坚硬的质地,展示了自然界的坚毅与永恒。这一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也暗示了不同生命状态下的内在特质。

颈联“今身肯羡陈三品,往事堪羞秦大夫”转而探讨人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评价的关系。诗人以“陈三品”和“秦大夫”为象征,前者可能指代某种社会地位或身份,后者则可能暗含对权力的追求或炫耀。诗人表示自己不会羡慕那些追求外在身份地位的人,同时也反思过去的自己,表达了对真正价值的追求超越了世俗的功利。

尾联“斸药仙翁何处问,云根还似树根无”以“斸药仙翁”为引,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最后两句将云根与树根相比较,强调了精神层面的连结,即使在看似虚无缥缈的云中,也能找到与大地(或现实)相连的根基,寓意着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内心的精神世界始终是稳固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石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内在精神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柯山玉上人三首(其一)

身如孤鹤万缘空,吟得交情底许浓。

我老学禅无长进,相逢却讲少陵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和柯山玉上人三首(其二)

闻说高人意已消,非坡谁解识参寥。

何年共赋浮花雪,一棹清溪两岸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和柯山玉上人三首(其三)

赞画俱佳见似亲,殷勤远寄證前因。

虽然说我梦中梦,却要知渠身外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贺后村生日庆八十(其一)

星履班头跨锦鞯,乞身玉座赋归田。

当行两制文章老,来处三壶功行仙。

生比莱公过半月,占求尚父恰今年。

先皇法从新皇忆,须落前衔拜榻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