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子规

花岛沉红,香溪绿染。无端啼破斜阳岸。

王孙春草遍天涯,凭君一语频频唤。

五月江深,三更月半。相思一夜惊千遍。

有情莫向异乡啼,飞归巫峡何曾远。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踏莎行·子规》由清代诗人李雯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子规鸟的哀鸣与情感的交织。

首句“花岛沉红,香溪绿染”以色彩鲜明的意象开篇,花岛上的花朵如同沉入红色的海洋,香溪则被绿色的植被覆盖,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接着,“无端啼破斜阳岸”一句,子规鸟的啼声打破了宁静的黄昏,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哀婉的情绪之中。

“王孙春草遍天涯,凭君一语频频唤”两句,借用了《楚辞·招魂》中的典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王孙指的是远方的亲人,春草遍天涯象征着思念的广阔无垠,而“凭君一语频频唤”则是对远方亲人的一份深情呼唤,充满了对团聚的渴望。

接下来,“五月江深,三更月半”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深邃,五月的江水深邃,三更时分的月亮半隐半现,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相思一夜惊千遍”则直接抒发了主人公一夜之间因相思之情而产生的千百次惊醒,形象地表现了相思之苦。

最后,“有情莫向异乡啼,飞归巫峡何曾远”两句,劝慰子规鸟即使在异乡也要保持乐观,因为飞回熟悉的家园并不遥远。这里暗含了对漂泊在外的人们的关怀与鼓励,表达了对回归家乡的向往和对亲情的珍视。

整首词通过子规鸟的啼鸣这一自然现象,巧妙地融入了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35)

李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入清,被荐任内阁中书舍人。多尔衮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笔。不久,忧伤而死。有《蓼斋集》

  • 字:舒章
  • 籍贯:明末清初江南青浦
  • 生卒年:1608—1647

相关古诗词

小重山.咏别

江浦潮生紫楝花。垂杨移素艇、暮云遮。

真珠小泪滴窗纱。春山蹙,楼外欲栖鸦。

犹记鬓云斜。枕痕红润玉、笼朝霞。

自从相送六萌车。金跳脱,松似那时些。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小重山.除夕

楼上低垂翡翠帘。玉钩红袖内、隐春纤。

绣额初教彩燕添。梅信早,点检鬓云边。

香幕水沉烟。灯花凝绛蜡、不成眠。

明朝春色上眉尖。须好梦、随意卜金钿。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临江仙.春潮

一曲画桥春水急,绿帆远挂斜阳。

谁家艇子近垂杨。杏花新雨后,初浴两鸳鸯。

暮暮朝朝来信准,教人无奈横塘。

新愁恰与此平量。惯随明月上,更弄柳丝长。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柬友

不觉新愁催彩燕,难忘宋玉东邻。

梅花已梦晓云深。借君玉指上,弹出凤求音。

鱼钥先通金锁信,莫教红叶沉沉。

卢家待暖画堂春。愿将双彩线,绣作月中人。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