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小阁

斲窗黏纸著方床,四面虚明取向阳。

毡席坐来终日暖,皮帘揭动北风凉。

挂瓶水满梅花活,折鼎汤鸣芋子香。

布被蒙头昼眠熟,不知门外雪洋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冬日生活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室内的舒适与外界的寒冷对比。

“斲窗黏纸著方床”一句,透露出主人公居住的是一个简约而又温暖的小空间。这里,“斲窗”即是指修剪窗棂,而“黏纸”则是在窗上糊贴了纸张,以保持室内的温暖。

接下来的“四面虚明取向阳”,进一步描绘出这个小空间的光线效果,阳光透过简约的窗户洒入室内,使得整个房间都笼罩在一种柔和而明亮的氛围中。

“毡席坐来终日暖”与“皮帘揭动北风凉”两句,则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室内外温差的强烈反差。毡制成的坐垫给人以长时间的温暖体验,而轻轻摇晃的皮帘则让外界的寒冷与室内的温馨形成鲜明对照。

“挂瓶水满梅花活,折鼎汤鸣芋子香”两句,则描绘出主人公在这个小空间中享受着简单而又美好的生活。这里,“挂瓶水满梅花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保持,而“折鼎汤鸣芋子香”则展示了主人公品味简单却温馨的日常生活。

最后,“布被蒙头昼眠熟,不知门外雪洋洋”一句,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它通过主人公沉浸在舒适的午睡之中,而不自觉外面飘落着厚重的雪花,来表达一种超脱尘世、享受孤独与宁静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力和感悟,也表现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简约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界中寻求精神寄托的传统美学追求。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题水轩

水轩寒最早,偏称冷官居。

老态重衾薄,秋声四壁虚。

霜前蛩渐少,雨后叶全疏。

渔叟顽如铁,鹑衣晓捕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题王师尹宜晚楼

高捲书帘雨气寒,螺屏拥髻赴沧湾。

去天一握屋上屋,斜日几重山外山。

地展画图增暮景,风吹笑语落人间。

栖鸦已寂归云急,却怪云犹未得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题李公略示高郎中吴山观月图

凭高宜晚更宜秋,下马归来即倚楼。

纳纳乾坤双老眼,滔滔江汉一扁舟。

满城明月空吴苑,隔岸青山认越州。

李白酒豪高适笔,当时人物总风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赵千里溪山春游图

一溪流水数家村,短栎长松映荜门。

不是花通辋川口,祇疑路隔武陵源。

小桥瘦马行春色,远浦青山带雨痕。

楼观玲珑云缥缈,须知画里别乾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