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皮行

井庐无烟野无草,万户嗷嗷缺一饱。

村南村北总成群,去剥榆皮行及早。

何人括尽榆荚钱,枯干只剩榆皮坚。

榆皮可食少官税,悔不种地成榆田。

枝头聚雀泣相语,新长嫩芽君莫取。

雀乎雀乎慎勿争,我辈舍榆方掘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末社会的贫困与农民的生存困境,通过榆树皮这一细节,展现了当时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的无奈之举。

首句“井庐无烟野无草”,描绘了一幅荒凉的画面,井边的房屋没有炊烟升起,野外一片荒芜,暗示了土地的贫瘠和生活的艰难。接着“万户嗷嗷缺一饱”进一步强调了百姓普遍的饥饿状态,千家万户都在哀嚎,因为食物极度匮乏。

“村南村北总成群,去剥榆皮行及早。”描述了村民们为了生存,成群结队地前往榆树下剥取榆皮的情景,他们急于行动,生怕被他人捷足先登。这反映了在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人们对于任何可能的食物来源的渴望和竞争。

“何人括尽榆荚钱,枯干只剩榆皮坚。”提到有人将榆树皮剥得几乎一干二净,只剩下坚硬的榆皮,这里不仅指出了资源的过度开发,也暗示了剥取行为的残酷和无情。

“榆皮可食少官税,悔不种地成榆田。”表达了对过去种植榆树以获取榆皮的后悔,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官府的赋税,同时也能解决一部分食物问题。这反映出农民对政策和自然资源利用方式的反思。

“枝头聚雀泣相语,新长嫩芽君莫取。”通过鸟儿的视角,提醒人们不要采摘新生的嫩芽,体现了对自然界的尊重和对后代的考虑。

最后,“雀乎雀乎慎勿争,我辈舍榆方掘鼠。”告诫鸟儿们不要争抢食物,人类已经为了生存放弃了种植土地,转而挖掘老鼠洞寻找食物,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极度贫困和生存的艰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在极端环境下所展现出的生存智慧和对未来的思考。

收录诗词(3)

严启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留别吴门诸子二首(其一)

夕阳衰柳系归桡,离思孤随雁影飘。

岂类穆生忘没醴,自伤伍相久吹箫。

游云变灭元无定,盘谷宽闲实见招。

只惜旧时诸伴侣,春灯花下隔吟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留别吴门诸子二首(其二)

背花宁待管弦终,归卧云林半亩宫。

世外渔樵有真趣,山间鸡犬尽淳风。

采松袖染秋岚碧,捣药窗留夜火红。

他日皋桥明月里,故人应共念梁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秋日曹秋岳先生过饮桐溪草堂别后有作

谢公屐齿款双扉,点笔翻书对夕晖。

径仄秋花迎客座,夜深凉月恋人衣。

惊心蕉鹿追宵梦,款语沧桑坐石矶。

晓柝更催归棹发,望中帆影思依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秋日同季弟归里和韵

秋深才得返乡闾,弱弟偕行赋《遂初》。

衣上辛勤慈母线,箧中珍重故人书。

白云红树堪移棹,万壑千峰拟结庐。

到日松楸亲拜扫,山田犹待把犁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