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柳梢青·题子丹〈双溪词〉》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著名词人潘飞声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美景与情感交织的画面。
"绝好韶光"开篇点明了时间背景,美好的时光如画卷般展开。"蜂来蝶去"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蜜蜂和蝴蝶在花间飞舞,充满了活力与和谐。然而,"閒煞萧郎"一句转折,暗示了主人公(萧郎)的孤独与寂寞,他在这样的美好时光里却无心欣赏,仿佛被某种情感所困扰。
接下来的"十载填词,三生结想,写恨偏长",表达了主人公长时间的创作生涯,以及对某种情感的深深执念。"填词"意味着他通过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三生结想"则暗示了这种情感的深厚与长久,甚至跨越了多世的轮回。"写恨偏长"说明了他在创作中往往将痛苦与忧愁倾注其中,情感的表达显得格外深刻。
"兰儿刺绣应忙"转而描绘了一个女子的形象,她正忙碌于刺绣,这可能象征着女子的细腻情感与生活中的小确幸。"认绣句、脂痕粉香"进一步渲染了女子的美丽与作品的精致,绣品上的字句、女子脸上的脂粉痕迹都透露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最后的"第一销魂,双溪合处,一段斜阳"将情感推向高潮。"第一销魂"直接表达了情感的强烈与震撼,"双溪合处"可能是指两个地方的交汇,象征着情感的交融与共鸣,"一段斜阳"则以夕阳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与情感的深度。
综上所述,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层层推进,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感慨、个人情感的深沉以及与他人情感的共鸣,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