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涢阴亭》由宋代诗人张商英所作,描绘了诗人清晨驾车至涢台,登高饮酒的情景,与历史上的羊叔子在岘山的故事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以及对自身情感的寄托。
首句“驾言晨出涢台隅”,诗人以“驾言”二字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清晨驾车出行的情景,一个“隅”字则点明了地点,仿佛让人置身于那片宁静的涢台之畔,感受到早晨的清新与宁静。
次句“涢上登临酒拍壶”,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饮酒抒怀的画面。这里的“涢上”与首句相呼应,强调了地点,“登临”二字则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而“酒拍壶”则暗示了诗人借酒浇愁或抒发内心情感的场景,营造了一种豪放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后两句“不似岘山羊叔子,心随汉水欲吞吴”,诗人通过对比,将自己与历史上的羊叔子进行了区分。羊叔子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以其忠诚和智谋著称。而诗人在这里说“不似”,意味着他并不想效仿羊叔子的功业,而是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自然之中,心随汉水,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这里的“欲吞吴”既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象征,暗示着对权力、欲望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人物的思考,更蕴含了诗人对自我情感的深刻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