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本空上人西游

圆师亦是吾乡士,少小出游迷处所。

寻师忽遇清凉山,裹足不踏长安路。

持咒经禅阅几霜,知有慈亲在故乡。

锡挂一袍迅飞鸟,身轻千里不赍粮。

白发相逢不相识,雨泣含凄愬胸臆。

难将恩爱等寻常,惟有无生堪报德。

欲留橘井与比邻,小筑茅龛结胜因。

魔王璎珞空持赠,长者黄金不贷贫。

白云又指苍梧道,三月瘴江多毒草。

钵里潜龙应避踪,水底鲛人争献宝。

机锋妙说倒王公,登坛振铎演宗风。

勿谓道安逢凿齿,须知玄度待支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送本空上人西游》描绘了一位名叫圆师的僧人,他是诗人的同乡,年轻时游历迷失,却在清凉山意外遇见佛法,决定放弃尘世之路,专心修行。他持咒禅修多年,虽身处异乡,心中仍牵挂着家乡的慈亲。上人行脚如飞鸟,身轻不需携带过多物资,体现了其修行的轻盈和对佛法的执着。

诗中描述了两人重逢时的场景,虽然白发苍苍却彼此陌生,上人的情感深沉而悲凉,表达了他对师恩的深深感激,认为唯有无生法才能报答师恩。他希望能将修行之地与故乡比邻,甚至愿意舍弃世俗的馈赠,坚持清贫生活。

上人西行的道路充满艰险,暗示着修行之路的不易,但他决心如潜龙避凶,如鲛人献宝般坚定。他的智慧和佛法传播影响深远,连王公贵族都为之倾倒。诗人以道安和玄度两位高僧为例,强调本空上人同样具有非凡的道行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送别本空上人,展现了僧人出家修行的决心,以及诗人对其师徒情谊的深深敬仰和对佛法传播的期待。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泰泉先生赴南都掌院

旧迹纡皇览,稽谋藉老成。

位因推隽起,国以用儒荣。

凤阁纶为草,龙门史作程。

所希调鼎鼐,延首咏升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粤台山怀古四首(其二)

京台聊暇日,四望柳条春。

象郡元吞楚,龙洲自隔秦。

英雄无窟宅,战伐有埃尘。

汉文宽大诏,犹自感遗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粤台山怀古四首(其四)

风急俯层城,乌乌夜角鸣。

河湟千里草,骆越十年兵。

孤剑时闻吼,雄心郁未平。

脩名何冉冉,徒愧请长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陈公聘

京华非远地,子去近明君。

晓辨龙池树,春翔象阙云。

封章何日上,旌旆此时分。

天末多佳句,因风寄雁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