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秋海棠(其一)》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对秋海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女性命运的感慨与同情。
首句“粉黛娟娟翠袖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装扮,粉黛修饰得恰到好处,翠袖则显得修长而优雅,营造出一种温婉柔美的氛围。接着,“红颜薄命惜秋光”一句,将女子的青春美丽与短暂的命运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
“谁家思妇空留怨”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女子的形象与思妇的身份相联系,暗示了女子可能因思念远方的亲人或爱人而感到孤独和哀怨。“恼杀闲花枉断肠”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女子情感的深刻与复杂,即使是对无生命的花朵也产生了强烈的触动。
“长恨玉环虚睡色,轻颦孙寿有啼妆”两句运用典故,分别引用杨贵妃(玉环)和汉成帝宠妃赵飞燕(孙寿)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美女命运多舛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生活中类似悲剧的反思。
最后,“玉阶露冷沾罗袜,点染胭脂避晓霜”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玉阶上的露水打湿了女子的罗袜,她用胭脂掩饰着清晨的寒霜,既表现了女子生活的艰辛,也体现了她对美的追求与坚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秋海棠的美丽与哀愁,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于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