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孙元衡的《写怀》,表达了作者远行求仕的艰辛与志向。首句“捧檄三时经万里”,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带着任命文书历经艰辛的情景;“随身一剑与孤琴”,则体现了他的孤独与坚韧,剑象征着锐意进取,琴暗示着高雅情操。
“沧溟笔墨鱼龙气”运用比喻,将笔墨比作深海中的鱼龙,显示出作者才情横溢,豪气冲天;“汗漫行藏鸿鹄心”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胸怀壮志,像鸿鹄那样志在四方,不畏艰险。
“日没云流天地断,山穷水弱岁时深”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日落云流,天地苍茫,山水阻隔,寓言人生的艰难和岁月的漫长。“自今老去应无恨,阅尽他乡耐苦吟”则是诗人自我宽慰,即使年华老去,也无怨无悔,因为在异乡的苦吟中,他已阅尽人生百态,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坚韧。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坚韧的个性和追求卓越的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