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为寻幽静,半夜上四明山,手攀松桂,触云而行。
到达了无人之境。忽然,从远处传来悠扬的洞箫声,飘飘忽忽。

注释

四明山:在浙江省宁波市西南,为天台山支脉。
寻幽:探访幽隐之处。
攀:紧紧地抓住。
箫:是一种乐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深夜中一同攀登四明山的景象。"半夜寻幽上四明"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寄托的意境,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逃离现实世界的愿望。

"手攀松桂触云行"则是对这一登山过程的具体描写。"手攀松桂"表现了攀援高处的动作,而"触云行"则形象地传达了一种与天接近、超凡脱俗的情感。

"相呼已到无人境"透露出诗人和友人在黑夜中相互呼唤,已至于人迹罕至的地方,这里的"无人境"强化了他们之间的默契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何处玉箫吹一声"则是整个场景中的高潮部分。"玉箫"通常象征着清高脱俗,而这里用它来形容夜晚中传来的箫声,更显得神秘而美妙。这一声箫音,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呼唤,也可以视作自然界对他们攀登行为的回应。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间攀登山峰的情景,以及与友人的交流和自然之声的共鸣,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俗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

收录诗词(211)

施肩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入道后称栖真子。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 字:希圣
  • 号:东斋
  • 籍贯: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
  • 生卒年:780-861

相关古诗词

安吉天宁寺闻磬

玉磬敲时清夜分,老龙吟断碧天云。

邻房逢见广州客,曾向罗浮山里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戏郑申府

年少郑郎那解愁,春来闲卧酒家楼。

胡姬若拟邀他宿,挂却金鞭系紫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戏赠李主簿

官罢江南客恨遥,二年空被酒中消。

不知暗数春游处,偏忆扬州第几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收妆词

斜月胧胧照半床,茕茕孤妾懒收妆。

灯前再览青铜镜,枉插金钗十二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