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深夜中一同攀登四明山的景象。"半夜寻幽上四明"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寄托的意境,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逃离现实世界的愿望。
"手攀松桂触云行"则是对这一登山过程的具体描写。"手攀松桂"表现了攀援高处的动作,而"触云行"则形象地传达了一种与天接近、超凡脱俗的情感。
"相呼已到无人境"透露出诗人和友人在黑夜中相互呼唤,已至于人迹罕至的地方,这里的"无人境"强化了他们之间的默契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何处玉箫吹一声"则是整个场景中的高潮部分。"玉箫"通常象征着清高脱俗,而这里用它来形容夜晚中传来的箫声,更显得神秘而美妙。这一声箫音,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呼唤,也可以视作自然界对他们攀登行为的回应。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间攀登山峰的情景,以及与友人的交流和自然之声的共鸣,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俗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
不详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入道后称栖真子。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玉磬敲时清夜分,老龙吟断碧天云。
邻房逢见广州客,曾向罗浮山里闻。
年少郑郎那解愁,春来闲卧酒家楼。
胡姬若拟邀他宿,挂却金鞭系紫骝。
官罢江南客恨遥,二年空被酒中消。
不知暗数春游处,偏忆扬州第几桥。
斜月胧胧照半床,茕茕孤妾懒收妆。
灯前再览青铜镜,枉插金钗十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