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公以新斋成述怀诗六首寄山中依韵奉和(其四)

担泉知不远,久息丈人机。

地僻谁堪觅,庭閒鸟亦稀。

但能藏海畔,何必羡渔矶。秪合长相问,?毵几衲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新居中的心境与思考。诗人通过描述环境的僻静与清幽,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现了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首句“担泉知不远,久息丈人机”暗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泉水虽远,却能带来心灵的洗涤,让忙碌的心得以休息。这里,“丈人机”可能象征着尘世的纷扰与劳碌,诗人通过“久息”表达了摆脱这些烦恼的愿望。

接着,“地僻谁堪觅,庭閒鸟亦稀”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孤寂与清静,强调了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连鸟儿都显得稀少,更显出环境的荒凉与静谧。

“但能藏海畔,何必羡渔矶”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与对物质欲望的淡泊。海边的藏身之处,对于诗人来说已经足够,无需羡慕渔人的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重视,而非外在物质的追求。

最后,“秪合长相问,毵几衲衣”似乎是对友人的邀请或期待,希望与同样追求内心平静的朋友交流,共享这份宁静与淡泊的生活态度。这里的“毵几衲衣”可能指的是僧侣的衣物,进一步强调了与佛教修行者之间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简朴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体现了明末文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木公以新斋成述怀诗六首寄山中依韵奉和(其五)

酒旆隔疏篱,无人水半卮。

望云时有泪,闻鸟不胜悲。

饱食閒何虑,孤眠冷莫辞。

惟应与松柏,寂寞保霜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木公以新斋成述怀诗六首寄山中依韵奉和(其六)

只在铁桥畔,寒梅绕屋花。

可怜清晓梦,唤醒隔窗鸦。

岁暮日逾促,乡遥愁更赊。

那堪几相识,咫尺即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闻左九哥病寄慰

君今年正少,早撇少年情。

灭性非人子,传家赖阿兄。

雁归春渐近,碛远雪初晴。

努力加餐饭,无令百感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高涵寰居士

所重惟良友,兼之患难同。

长斋亲衲子,独宿傍仙翁。

交道真逾淡,文情老益工。

只愁风雪后,孤迹任飘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