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黄梅遥和武曾

春前数点。向水边林下,孤影凌乱。

圆磬开时,一抹檀心,明霞晕去还浅。

分他崖蜜余甘后,怕金粟、如来窥见。

映短篱、初月微昏,迢递暗香门掩。

蜂冻寒声细细,偶来觅蕊处,飞入难辨。

莫是仙人,泪滴铜盘,幻作此花生面。

谁家少妇年年织,织不到、乳莺娇茜。

趁夜灯、移近樽前,验取珀光浓淡。

形式: 词牌: 疏影

鉴赏

这首《疏影·黄梅遥和武曾》由清代诗人曹贞吉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里黄梅绽放的生动画面。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黄梅的形态、色泽以及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描绘得淋漓尽致。

首先,“春前数点”四字便勾勒出黄梅在早春时节的稀疏景象,仿佛是春天的使者,率先带来了生机。接着,“向水边林下,孤影凌乱”则展现了黄梅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立与自由,它们不拘一格地生长于水边与林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景线。

“圆磬开时,一抹檀心,明霞晕去还浅”一句,通过比喻和色彩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黄梅开放时的美丽瞬间。黄梅如同被轻轻敲响的圆磬,中心显露出一抹檀色,周围则被淡淡的明霞环绕,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柔和之美。

“分他崖蜜余甘后,怕金粟、如来窥见”则进一步展示了黄梅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在品尝过崖蜜的甘甜之后,黄梅似乎在担心佛祖的注视,这一细节赋予了黄梅以灵性,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映短篱、初月微昏,迢递暗香门掩”描绘了黄梅在月光下的静谧之美,月色朦胧,暗香浮动,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之中。

“蜂冻寒声细细,偶来觅蕊处,飞入难辨”则通过蜜蜂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即使在寒冷的冬末春初,蜜蜂依然不畏严寒,寻找着黄梅的花蕊,其身影在花丛中难以分辨,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莫是仙人,泪滴铜盘,幻作此花生面”这一句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想象黄梅可能是仙人的化身,或是由仙人的眼泪幻化而成,赋予了黄梅以超凡脱俗之感。

最后,“谁家少妇年年织,织不到、乳莺娇茜”通过少妇与乳莺的对比,表达了对黄梅持久生命力的赞美。少妇年复一年地织布,却无法织出黄梅的娇艳与生命力,突出了黄梅的独特魅力。

“趁夜灯、移近樽前,验取珀光浓淡”则是对黄梅夜晚之美的进一步描绘。在夜灯的照耀下,黄梅的光泽显得更加浓郁,仿佛可以验证其色彩的深浅变化,为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黄梅的自然美,也融入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美好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诗意与哲理的作品。

收录诗词(244)

曹贞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升阶、迪清。曹申吉之兄。康熙三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以疾辞湖广学政,归里卒。嗜书,工诗文,与嘉善诗人曹尔堪并称为“南北二曹”,词尤有名,被誉为清初词坛上“最为大雅”的词家

  • 字:升六
  • 号:实庵
  • 籍贯:安丘县城东关(今属山东省)
  • 生卒年:1634~1698

相关古诗词

疏影.咏金丝荷叶

丝萦别浦。似嫩荷出水,青青如许。

弱蒂牵风,乍密还疏,不碍蜻蜓来路。

何人种向西窗外,添几点、黄昏微雨。

若遣伴、翠盖红衣,玉井更无寻处。谁把嘉名锡汝。

傍荭塘蓼岸,歌罢金缕。

浅碧初匀,手弄柔波,淡沲难成珠露。

深秋怕作阑珊别,共三十六陂凄楚。

且逐他、荇叶田田,一曲风潭清暑。

形式: 词牌: 疏影

八宝妆.咏未央宫铜奁

渭上西风,渔床晚照,铁网千丝初举。

翡翠迷离光映水,一片苔痕凄楚。

咸阳遗制,花天月地楼台,蜂黄蝶粉重重护。

细字虫鱼绣断,依稀金缕。

未央抛掷何年,昆吾村外,湿磷入夜偷聚。

惯点缀、鲛宫眉妩,问飞燕、菱花曾贮。

思伴侣、铜驼陌上,黄昏听尽潇潇雨。

算流落人间,玉箱也出茂陵去。

形式: 词牌: 八宝妆

霜叶飞.村居

数间茅屋。荒原悄、纡回樵径幽独。

半竿斜照乱鸦啼,早陇头归牧。点几树、丹枫似簇。

空林堕叶声声续。

喜野老忘机,共领略、清泉白石,闲伴麋鹿。

入画范缓倪迂,柴门双掩,静对千尺飞瀑。

绳床高卧听秋风,问何荣何辱。漫料理牛衣◆◆。

凝寒未到深溪谷。

倩浊醪、消长夜,醉里生涯,悠然良足。

形式: 词牌: 霜叶飞

苏武慢.元宵雪后作

皓魄初圆,罡风犹劲,剪破彤云万里。

桂影扶疏,嫦娥清冷,白玉楼头似水。

银花作阵,火树迷空,照见离离珠蕊。

想蜀天积雪,峨嵋崖下,佛灯如此。

何须问、双凤云间,六鳌海上,箫鼓声中燕喜。

竹叶横窗,松阴满径,有个幽人在里。

白眼谁同,青樽易歇,赤脚层冰游戏。

应难寻、千树梅花,长笛一声而已。

形式: 词牌: 选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