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飞来寺

忽见飞来寺,去心还欲飞。

前山青不已,孤鸟白初微。

樯杪杂千树,帆阴封半扉。

泠然于此过,风笛在渔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路过飞来寺时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忽见飞来寺,去心还欲飞”,开篇即以“飞”字入题,既点出了飞来寺的地理位置之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向往之情。这里的“飞”字,不仅指寺庙的地理位置,也暗含了诗人精神上的飞翔,表达了他对自由与美好事物的追求。

接着,“前山青不已,孤鸟白初微”两句,通过色彩对比,展现了山色的连绵不绝与天空中初现的孤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山色的“青”与天空的“白”形成鲜明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寓意着大自然的纯净与和谐。

“樯杪杂千树,帆阴封半扉”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观。樯桅与树木交织在一起,帆影遮蔽了部分门扉,这样的景象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这也可能寓含着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即在忙碌与自然之间找到平衡。

最后,“泠然于此过,风笛在渔矶”两句,以“泠然”形容诗人在此地的轻松自在,仿佛风中的笛声在渔矶边回响,增添了诗境的悠远与诗意。这不仅是对眼前景致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中示从侄孙寂珠上人

儒业痛非时,沙门早愿归。

为君持一杖,犹未著三衣。

船卧宵中密,斋炊午后稀。

远峰灵鹫色,只待兴如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泊樟树访屠梦破

岸上话将续,橹声难久停。

欲攀彭泽柳,一系楚江萍。

灶隐朱砂暗,门开樟叶青。

不嫌霜鬓老,秋晚许重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宿栖贤寺

听得万松声,如传五老迎。

到门云旧识,释子晚经行。

怪石云衣覆,虚寮夜瀑明。

终期此禅寂,安用昔贤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游万杉寺

拄著茶枝杖,龙钟入万杉。

石欹泉自咽,山午日教衔。

竹箸挑中饭,棕鞋下半岩。

老师浑坦率,眼见葛藤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