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寿堂次韵

倚江巾幅拜狐南,掩映神光此尽涵。

寿种素风传老大,法筵黄醥酌芳甘。

下来海屋筹应满,历到乾坤玉已三。

欲向周家看淳质,青城路断几容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世寿堂内的一番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氛围与韵味。首句“倚江巾幅拜狐南”,以“巾幅”比喻世寿堂的布局,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融合,暗示着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接着,“掩映神光此尽涵”一句,运用了“掩映”和“神光”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光线与景物相互交织的美妙画面,更赋予了空间一种超凡脱俗的神秘感。

“寿种素风传老大,法筵黄醥酌芳甘”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世寿堂与长寿、法度和醇厚的文化底蕴联系起来,表达了对长者智慧与道德风范的敬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寿种”、“素风”、“老大”等词汇,诗人巧妙地传达出了一种岁月沉淀后的深邃与宁静。

“下来海屋筹应满,历到乾坤玉已三”则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将世寿堂的空间与宇宙、时间相连接,暗示了这里不仅是人间的居所,更是与天地宇宙相通的精神殿堂。通过“海屋筹”、“乾坤玉”等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宇宙和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越世俗的追求。

最后,“欲向周家看淳质,青城路断几容参”两句,以“周家”象征古代文明的淳朴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思考。通过“青城路断”这一细节,既增添了诗的意境,也隐含了对道路阻隔、寻求真理过程中的艰难与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世寿堂内外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宇宙、时间和理想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417)

林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乔白岩谢寄山巾

山人石屋带云开,旧雨时时梦往来。

分去葛巾笼日月,配之蒲萐谢风埃。

独行栗里名偏盛,小制伊川式许猜。

脱尽寰区与烟水,不烦宿留向东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汪少宰咸斋用䆳翁见怀韵

并枝花萼映东楼,夜夜神光烛上头。

二陆文章当代盛,两苏情事古人忧。

梦回碧落闻孤唱,清入沧浪有钓舟。

泊醉葛溪秋色里,不知山月出还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病中用前韵自解

异方谁与授神楼,坐久翻疑膝过头。

三尺腰围惊太瘦,百心药裹动深忧。

悔孤云寄登山屐,幸理风回到岸舟。

最是渊冰馀日在,手编曾记了残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张方伯两山登丹霞

洞门有客试荷衣,忽报修琴野衲归。

风挟泉声过子院,日移霞气上禅扉。

仙龛一种书还异,灵谷千年韭尚肥。

静里乾坤真自得,玄谈谁了俗尘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