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其十四)

习惯若性成,疾难破沈痼。

有汉桓少君,闻义顿改素。

鲍宣淡纷华,美饰触其怒。

毁妆富不骄,守约穷能固。

提瓮汲清泉,挽者著短布。

即境以炼心,随遇安常度。

士志虽足多,妇行良可慕。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清代孔祥淑的《读史(其十四)》描绘了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生活态度。诗中通过讲述汉代桓少君闻义而改的故事,强调了道德观念对人的影响力。鲍宣的例子则展示了朴素生活的价值,即使在富贵中也不忘节俭,贫穷时也能坚守原则。提水的细节描绘出人物的勤劳和简朴,这种环境中的自我修炼,体现了诗人倡导的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诗中“士志虽足多,妇行良可慕”表达了对士人坚定志向和女性美德的赞美,认为他们的行为值得后人学习。整体上,这首诗是对历史人物的道德典范进行颂扬,鼓励人们在生活中追求高尚情操,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保持坚韧和节制。

收录诗词(28)

孔祥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史(其十五)

名遗珠崖令,空将二义传。

感人犹馀事,慈孝可通天。

臂珠误入关,坐法难两全。

母女争就义,闻者涕涟涟。

吏劾不忍决,援救珠尽捐。

风教起闺闼,此美洵当先。

相隐复相让,后母尤足贤。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读史(其十六)

先民询刍荛,故能成其大。

管子天下才,改容谢少艾。

齐桓勤求士,宁戚歌诡怪。

奉迎忧不知,妾倩适逢会。

白水识贤心,修宫速反旆。

佐齐国以治,赖此一夕话。

人无忽于微,虚己超物外。

形式: 古风

读史(其十七)

淑德伊云逝,陈篇寄赏音。

穷通端有道,常变不移心。

师法班昭诫,难为《女史箴》。

内修勤自省,怀古一何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剑州道柏

绝壁过云天宇辟,盘拿两行森战戟。

行人指点不敢攀,云是桓侯手植柏。

经霜傲雪风骨遒,绿柳红花皆避席。

落落丹崖虽自赏,终造凤楼高百尺。

斡旋造化天无功,扶持千载寿金石。

根深叶茂多庇荫,树比甘棠犹爱惜。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