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霜诗

驷见视乾度,钟鸣测地机。

秋冬交代序,申霜白绥绥。

原野生暮霭,阶墀散夕霏。

徘徊总严气,怅望沦清辉。

平台寒月色,池水怆风威。

凝阴同徂夜,遰雁独归飞。

萦丛乱芜绝,繁林纷已稀。

贞松非受令,芳草徒具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霜降时节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生命的沉寂。诗人通过“驷见视乾度,钟鸣测地机”开篇,以天象和时间的变化暗示季节的更替,营造出一种深邃而肃穆的氛围。接着,“秋冬交代序,申霜白绥绥”点明了霜降的主题,霜的出现标志着秋末冬初的交替,白茫茫的霜覆盖在大地上,象征着自然界的寂静与纯洁。

“原野生暮霭,阶墀散夕霏”描绘了傍晚时分,原野上弥漫着一层薄雾,台阶上则散落着夕阳的余晖,这一景象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烘托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气氛。接下来的“徘徊总严气,怅望沦清辉”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绪,诗人似乎在徘徊中感受到了寒冷的气息,望着渐渐暗淡的光辉,心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平台寒月色,池水怆风威”将视角转向夜晚,月光洒在平台上,显得格外凄凉,池水在风的吹拂下泛起波纹,仿佛在诉说着某种哀伤。这几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象,还通过“寒”、“怆”等字眼,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凝阴同徂夜,遰雁独归飞”中的“凝阴”与“徂夜”相呼应,暗示了夜晚的来临和寒冷的加剧,而“遰雁”的孤独飞行,则象征着生命的迁徙与离别。最后,“萦丛乱芜绝,繁林纷已稀”描述了植物在霜降后逐渐凋零的情景,而“贞松非受令,芳草徒具腓”则以松树的坚韧不屈和芳草的萎靡不振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与脆弱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霜降时节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与人类情感的共鸣,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刻的生命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9)

张率(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张瑰子。能诗文。年十二,日作诗或赋一篇,至年十六,积二千余首。齐明帝建武三年,举秀才,除太子舍人。为沈约所称,与任昉友善。梁武帝天监初,为司徒谢朏掾,直文德待诏省。奉命抄乙部书,撰古妇人事送后宫。作《待诏赋》奏之,甚见称赏。迁秘书丞,后入寿光省,修丙丁部书抄。累官黄门侍郎,新安太守。有《文衡》等,皆佚

  • 字:士简
  • 籍贯:南朝梁吴郡吴
  • 生卒年:475—527

相关古诗词

太庙齐夜诗

洁斋谢纷华,寂寥清庙静。

肃襟视牲盛,端服侍严省。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咏跃鱼应诏诗

戢鳞隐繁藻,颁首承渌漪。

何用游溟澥,且跃天渊池。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赠任昉诗

兽生文蔚,凤亦五色。绚彩火然,岂由画饰。

猗欤若人,不扶自直。数仞难窥,万顷谁测。

四教必修,九德斯备。往行前言,多识罔匮。

一见口传,暂闻心记。生知之敏,昔餐今至。

艺不兼游,择其从善。苞罗载籍,绝妙虫篆。

该综名实,宪章朝典。不体良才,孰营心辩。

在昔未遘,乃眷伊人。余未倒屣,先枉清尘。

顾惭菲薄,徒招好仁。倾盖已旧,久敬弥亲。

范张交好,升堂拜母。亦蒙吾贤,此眷之厚。

恩犹弟兄,义实朋友。岂云德招,信兹善诱。

欣遇以来,四载斯日。运谢如流,时焉岁聿。

月次既穷,星回已毕。玄象昼昏,明庶晓疾。

妍拙不齐,方员各取。子登王朝,为代规矩。

余栖一丘,卧痾静处。同尽性分,殊涂嘿语。

得于神遇,相忘道术。若水之淡,乃同胶漆。

岂寄呴濡,方申绸密。在心为志,非诗奚述。

形式: 四言诗

答秘书丞张率诗

东南季子,上国贾生。会稽竹箭,峄阳孤茎。

物产因地,品赋斯征。孰若兼美,羽仪上京。

上京羽仪,十纪鸿渐。竹待羽栝,木资刳剡。

皎皎素丝,涅而不染。晨鸡靡暄,径寸谁掩。

豫樟之生,谁能先识。山衡野虞,偶知所植。

百尺无枝,何枉斯直。青冥耸翰,丹屑拂翼。

尔日闻声,余称倾盖。事以年殊,理因义会。

我好春兰,子欢秋艾。兰艾既辩,春秋交害。

在昔壮年,尝怪长老。殷勤好少,忘年爱宝。

于今念兹,苟求怀抱。绮繻素褐,何伤交道。

前有元干,置左置右。后有弘度,流分四部。

爰在伊人,蔚为举首。余掌司直,有谬兰莠。

余既迟暮,伤兹岁聿。迫以贱事,且婴老疾。

子有俦年,方赊来日。虽无事焉,宁忘蓬荜。

寤言安适,怀人在斯。九重窈窕,长安莫窥。

既迅千里,玉策金羁。且息望美,自事衰疲。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