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朝作

正旦洽百礼,圣人登万寿。

金石备宫悬,衣冠饰岁首。

东朝礼乐新,南国簪绅旧。

未能陪柏梁,且复颂椒酒。

雪霁汉宫槐,烟轻蓟门柳。

东伐靖远夷,西征荡小丑。

宝玉充庭旅,闾阎犹疾首。

顾问调元人,阳和肯回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正旦(新年)的盛大庆典,以及对国家繁荣与和平的深切期盼。开篇“正旦洽百礼,圣人登万寿”表达了新年之际,君主接受百官朝贺,庆祝长寿的美好景象。接着“金石备宫悬,衣冠饰岁首”描述了宫廷内外装饰一新的场景,金石乐器齐鸣,彰显节日的喜庆气氛。

“东朝礼乐新,南国簪绅旧”则对比了朝堂与地方的传统与革新,既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展现了对创新的追求。“未能陪柏梁,且复颂椒酒”表达了诗人虽不能亲临盛会,但依然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君王的祝福和对新年的喜悦。

“雪霁汉宫槐,烟轻蓟门柳”描绘了新年时节的自然美景,雪后初晴,槐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蓟门的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接下来“东伐靖远夷,西征荡小丑”表达了对国家军事胜利的期待,希望国家能够平定边疆,维护和平。

“宝玉充庭旅,闾阎犹疾首”则反映了人民对国家繁荣的向往,即使在最基层的百姓心中,也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顾问调元人,阳和肯回否”最后表达了对国家治理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顺应天时,为民众带来温暖与福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新年庆典的盛况、自然美景、国家的军事成就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563)

区大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何孔参逸人于端溪

家住清溪侧,溪清照古颜。

言是沉冥客,栖遁此溪山。

君平方坐肆,季主亦开关。

一探元命秘,观世出人寰。

天人本微妙,神理况清閒。

宁同名利士,滞迹风尘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馆中移植桃花和四兄兼答诸客

海上求仙客,河阳宰邑人。

曰予从宦侣,偶与二事均。

卜筑宫城侧,地接仙源邻。

休沐情既暇,丘壑念弥伸。

此花何灼灼,其叶亦蓁蓁。

移为瑶水树,种作绥山春。

光风泛紫艳,轻霞簇红鳞。

拂绶凝锦绮,当杯晕朱唇。

未留西母核,先献华林珍。

门庭无杂莳,蹊径绝纤尘。

愿以千岁实,来荐帝园新。

君问种桃者,宁知非避秦。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小馆新种桃花黄平倩庄得全两学士过看黄既断酒庄亦有宿酲皆不待酌而去贻以此诗

昔予游海上,灵山屡淹泊。

海峤气长春,玉窗桃未落。

仙者四五辈,流霞劝春爵。

归来入汉宫,谒帝蓬莱阁。

韶光暮春月,京华逐行乐。

结侣过前蹊,游仙慕丹壑。

丹壑何迢遥,前蹊发红萼。

移处乍绯绯,看时即灼灼。

接叶隐啼莺,交枝舞青雀。

愿栽东海桃,不种西山药。

黄子辞世氛,夙有绥山约。

庄生早结绶,半醉称臣朔。

予非避世人,君岂问津客。

再至宁当迷,来朝恣欢酌。

形式: 古风

杂诗

白日丽高隅,流光照我堂。

临堂理妙曲,哀怨断人肠。

妙曲何所怨,怨此天一方。

同心与我言,蔼若春兰芳。

如何久离居,使我重感伤。

王睢不匹处,玄燕必双翔。

朝出国门望,至夕犹徬徨。

往往飞花处,为君停玉觞。

红颜难久恃,春华不再扬。

愿君重明信,无使两情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