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元临高房山钟观图

北苑貌山水,见墨不见笔。

继者惟巨然,笔从墨间出。

南宫实游戏,父子并超轶。

岂曰董是师,赓歌偶同律。

高侯生古燕,下笔蜕凡骨。

舂容米家气,荦确老僧质。

沄沄水墨中,探破造化窟。

尝图得钟观,景象照云日。

长松更飞泉,霞彩互飘歘。

今朝见兹画,临写意无失。

惨淡入窈冥,棱层隔岑蔚。

乃知赵云子,后欲复奇逸。

高堂时一舒,六月气萧瑟。

平生丘壑性,尘土欣已拂。

因之兴我怀,山中斸苓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诗《题赵元临高房山钟观图》描绘了赵元临的山水画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画中的艺术魅力。首句“北苑貌山水,见墨不见笔”暗示画面意境深远,以墨韵取胜而非工笔勾勒。接着提到巨然的继承,强调赵元临的画风自然流畅。

诗人称赞赵氏父子超越前人,“南宫实游戏,父子并超轶”,显示出他们创作的轻松自如和技艺超群。接下来,诗人质疑是否仅以董为师,指出赵氏作品的独特韵律并非单纯模仿。高侯的画作被形容为古燕之风,既有米家山水的韵味,又有老僧般的质朴。

画面中的景象生动逼真,“长松更飞泉,霞彩互飘歘”,令人仿佛置身其中。诗人观赏此画后,深感其意境深远,情绪悲壮,“惨淡入窈冥,棱层隔岑蔚”。他赞赏赵云子(赵元临)的作品具有奇特而超逸的风格,即使在高堂悬挂,也能带来清凉之感。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他的丘壑情怀在欣赏画作中得到了暂时的洗涤,同时也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想要在山中挖掘更多艺术灵感。整首诗通过描绘画作,展现了画家的艺术才华和诗人的审美共鸣。

收录诗词(118)

王行(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半轩,亦号楮园。淹贯经史百家,议论踔厉。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又称十才子。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明洪武初,有司延为学官。旋谢去,隐于石湖。赴京探二子,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蓝玉党案发,行父子坐死。能书画,善泼墨山水,有《二王法书辨》,另有《楮园集》、《半轩集》等

  • 字:止仲
  • 号:淡如居士
  • 籍贯:元明间苏州府吴县
  • 生卒年:1331—1395

相关古诗词

次韵杨孟载见寄

怀刺归来卧枕书,白云满榻闭门初。

草《玄》未信扬雄病,礼法从知阮籍疏。

短障夕阳悲蟋蟀,方塘秋水老芙蕖。

南村口燥呼难得,一任狂风捲弊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次韵高季迪见寄

廿载谁询独处情,翛然江郭养馀清。

老颜照水同梅瘦,短发临风斗雪明。

寒雁联行轻落渚,晚鸦结队远归城。

匆匆岁暮相思切,又辱沙塘折简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沈学庵閒居杂兴三首(其一)

庭户无尘杂,轩楹净埽除。

炉烟消晚坐,帘日照晨梳。

清逸吟边兴,骞腾醉里书。

时看问奇者,来觅子云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次韵沈学庵閒居杂兴三首(其二)

树影觉秋疏,山光映晚除。

溪毛和雨荐,石发任风梳。

艾蒳窗馀篆,芸晖架有书。

呼儿具毫楮,应欲赋闲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