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全真

峨峨崆峒山,去天不盈尺。

西挹弱水流,东挂扶桑日。

中有学仙人,眉白双眼碧。

餐霞衣云雾,凝神鍊精魄。

狞龙及猛虎,视之如虮虱。

功成朝紫皇,名隶丹台籍。

幡然汗漫游,飞行隘八极。

沧海重扬尘,蟠桃几结实。

天上与地下,俯仰成陈迹。

归来敛衽坐,倒卷入冥寂。

万象吾肺腑,四气吾嘘吸。

乃知大还资,不离婴儿质。

蚩蚩世间人,斲丧良可惜。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崆峒山的壮丽景象和其中仙人的修炼生活,以及刘全真的仙道追求。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如“去天不盈尺”、“西挹弱水流,东挂扶桑日”,展现了山的高峻和神秘。仙人“眉白双眼碧”、“餐霞衣云雾”,形象生动,表现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刘全真在山中修炼,对世间凶猛之物“狞龙及猛虎”视若无物,显示出他的道行深厚。他功成后得以朝见天帝,列入仙籍,自由自在地“飞行隘八极”。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仙道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感慨,“天上与地下,俯仰成陈迹”,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诗人以“归来敛衽坐,倒卷入冥寂”描绘刘全真的归隐生活,万物皆可融入其内心世界,体现出道家的“无为而治”理念。结尾处的“万象吾肺腑,四气吾嘘吸”进一步强调了与自然合一的境界,认为真正的长生之道在于保持婴儿般的纯真本性。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美了仙道生活,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丁鹤年作为元末明初诗人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345)

丁鹤年(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末明初诗人、养生家。诗人,有《集》传世。著名孝子,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以73岁高龄为母守灵达17载,直到90岁去世。《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即是他的事迹。诗开篇赞曰:“精诚之心上达九天,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 籍贯:京城老字号“鹤年堂”创始

相关古诗词

观郑高士坐图

凝身危石踞,屏息游丝摇。

电光射玄关,龙虎声咆哮。

天君寂不动,万象俱来朝。

甘露降琼田,五色发灵苗。

何必入青冥,然后为逍遥。

形式: 古风

风泉清听

幽栖空谷中,石室如悬罄。

坐阅造化机,动静互相胜。

风生万籁随,雨过百泉应。

萧萧乱疏钟,泠泠隐清磬。

虎啸山月昏,龙吟海波静。

上人谢声尘,悠然入深定。

喧寂两俱忘,是乃名真听。

形式: 古风

白云精舍

白云何处来,油然在岩岫。

下有古精蓝,凌云起华构。

吐吞金碧辉,隐见林泉秀。

常从护法龙,低接喷香兽。

觉花映益明,忍草滋逾茂。

高僧亦无心,怡悦坐清昼。

安得乘长风,遍界阴凉覆。

法雨泽群生,普使跻仁寿。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赠秋月长老

秋月既虚明,禅心亦清净。

心月两无亏,炯然大圆镜。

流光烛万物,万物咸鲜莹。

倒影入千江,千江悉辉映。

情尘苟不扫,倏忽迷真性。

所以学道人,于此分凡圣。

视身等虚空,无得亦无證。

伟哉寒山翁,与汝安心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