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王昭君出塞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哀婉的情感。首句“淡扫蛾眉出九重”,以淡雅之笔勾勒出王昭君离别皇宫时的清丽形象,暗示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徘徊马上顾飞鸿”一句,通过马上的徘徊与回顾飞鸿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王昭君对故土的依恋与不舍。
“月赊金屋繁华外,雪满毡庐朔漠中”两句对比鲜明,前句描绘了皇宫的奢华与月光下的宁静,后句则展现了一望无际的沙漠中毡庐被大雪覆盖的荒凉景象,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王昭君命运的悲凉与孤独。
“若使稽图刑画士,何如申法戮元戎”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决策的反思,如果当时有人能公正评判,是否能改变这一悲剧。最后,“黄云青冢空埋玉,终古香魂返故宫”两句,以王昭君墓上黄云缭绕、青冢孤寂的形象,象征着她的英魂虽已远去,但其精神永存,最终希望回到那曾经繁华的故宫,寄托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