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过白雁滩》描绘了诗人行舟过滩的艰辛与孤寂之感。首句“前逢白雁滩”,点出诗人行程中的特定地点,白雁滩名以雁得名,暗示季节或环境特征。接下来,“滩声急如雨”形象地写出滩水汹涌,声音嘈杂,如同骤雨般猛烈。
“扁舟势逆上,百丈难遽举”两句,通过舟行的艰难,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之力的渺小和无奈。风寒云欲坠,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而“冰洁石可数”则描绘出冬季景色的清冷和荒凉。
诗人身处异乡,“寒冬景萧条,况我值羁旅”,流露出孤独和思乡之情。他感叹“故居日已远,所思在儿女”,表达了对家人的深深挂念,尤其是对子女的思念,显示出亲情的深厚。
最后两句“有雁不寄书,虚名亦何取”,借白雁不传书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传递思念的无奈,同时也暗含对虚名的反思,认为即使有才华或名声,若不能传达真情,也失去了其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与思亲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