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故林又斩新,剡源溪上人。
天姥峡关岭,通同次海津。
湾深曲岛间,淼淼水云云。
借问松禅客,日轮何处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故林又斩新”一句,以“故林”指代熟悉的森林,“又斩新”则是指林中新的生长,这里暗示着季节更替,生命更新的主题,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循环的观察与感悟。
接下来的“剡源溪上人”进一步深化了山水之中的宁静氛围。这里的“剡源”指的是清澈见底的小溪,而“溪上人”则可能是隐喻诗人自己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安顿。
第三句“天姥峡关岭,通同次海津”则将视角拉远至壮丽的地貌描述。“天姥峡关岭”指的是险峻的山脉和深邃的峡谷,“通同次海津”表达了连绵不绝的山水景观,直至与大海相接,这里的“次海津”可能是指远方的大海或河流。
“湾深曲岛间,淼淼水云云”一句,更进一步描绘出了一个错综复杂而又宁静美丽的湖泊或海湾景观。“湾深曲岛”表明了水域的纵深和岛屿的多样,“淼淼水云云”则是对水面上波光粼粼与天际相连的云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最后,“借问松禅客,日轮何处暾”一句,则引入了哲思。诗人通过询问隐居于松树下的禅者,太阳(日轮)在哪个地方最为明媚,这里“日轮”象征着光明与真理,而“何处暾”则是对内心追求的探寻。“借问”二字,透露出诗人对知识、智慧或道德真谛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哲思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于生命意义与宇宙秩序的思考。
不详
自笑老夫筋力败,偏恋松岩爱独游。
可叹往年至今日,任运还同不系舟。
一入双溪不计春,鍊暴黄精几许斤。
炉灶石锅频煮沸,土甑久烝气味珍。
谁来幽谷餐仙食,独向云泉更勿人。
延龄寿尽招手石,此栖终不出山门。
踯躅一群羊,沿山又入谷。
看人贪竹塞,且遭豺狼逐。
元不出孳生,便将充口腹。从头吃至尾,??无馀肉。
银星钉称衡,绿丝作称纽。
买人推向前,卖人推向后。
不顾他心怨,唯言我好手。
死去见阎王,背后插扫帚。